股票代號:
富邦金2881
國泰金2882
開發金2883
潤泰全2915
新光金2888
這是五檔股票和標普500的績效圖,基本上五天來目前國泰金領先、潤泰全第二、開發金最落後。
但一個月的績效目前還是富邦金大幅領先其他股票。
如果時間拉得更長到6個月來看。
最領先的是富邦金,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富邦金有跑贏太多的原因,有留言詢問潤泰全的問題,確實沒有錯這一次潤泰全受惠南山人壽去年2020年EPS2.7元,股東權益成長7%左右,主要是南山投資的債券部位居多,所以他真正爆發時都會比較偏向升息循環時,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首選國泰金、開發金的主因,潤泰全以前我說過,在2017年升息循環時我當時曾說台灣五大保險龍頭。
1.國泰金
2.南山人壽
3.富邦金
4.新光金
5.中壽
而現在中壽即將併入開發金旗下
1.國泰金
2.南山人壽
3.富邦金
4.新光金
5.開發金
以下括號都代表負值避免,說明欄的括號不算
富邦金部分2021Q1母公司業主(淨利∕淨損)+母公司業主(綜合損益)
尚未公布
國泰金部分2021Q1母公司業主(淨利∕淨損)+母公司業主(綜合損益)57,366,026+(39,295,714) = 18,070,312 約等於180億
潤泰全部分2021Q1母公司業主(淨利∕淨損)+母公司業主(綜合損益)
潤泰全部分2021Q1母公司業主(淨利∕淨損)+母公司業主(綜合損益)
6,813,787+(21,094,214) = (14,280,427) 約等於140億
新光金部分2021Q1母公司業主(淨利∕淨損)+母公司業主(綜合損益)
9,424,790+(10,843,354) = (1,418,564) 約等於14億
9,424,790+(10,843,354) = (1,418,564) 約等於14億
開發金部分2021Q1母公司業主(淨利∕淨損)+母公司業主(綜合損益)
9,839,868+(6,494,470) = 3,345,398 約等於33億
潤泰全部分可能與南山人壽債券價格要認列帳上虧損有關,債券認列的問題我印象中我在財務深度文有說過了,已經很多年了就不再多說,有興趣的請自行去複習深度文的會計知識。
顯然未實現損益+已實現部分,國泰金與開發金跟他的股價表現都有合乎。
再把今天的市值來算一下
1.國泰金 180/7358億 = 2.4%
2.潤泰全 468.3億
3.富邦金 7150億
4.新光金 1229億
5.開發金 33/1811億 = 1.8%
用上述總額可以得知國泰與市值在第一季的表現較好。
富邦出來的數字可能更好,才會導致第一季股價強漲,後面我還是比較看好開發金與國泰金持的表現,但之後我也會看看新光金的資產配置,而潤泰全我個人認為要再晚一點他的投資價值才會慢慢浮現。
1 留言
明明有QE縮減的聲音 10年殖利率卻往下掉
美股 ETF. XLF 、 IAK也是往下
真是很納悶.
另外黃金4月開始往上攻,美元也剛好從4月開始貶.
10年期國債自4月以來漲幅不明顯,可能是以美元計價的國債不保值,大家興趣缺缺
假如FED開始討論QE規模縮減,國債喪失主力買家,殖利率往上,金融壽險大運就來了
殖利率高到一個價位,不會錢滾錢的黃金也會受到拋售.
不知這樣是否正確?
假如雪敏有空也能在台北股市專欄簡單說說就好.
雪敏有說東西出來(不需要打得很正式)
大家就能思考,也能印證自己目前對市場的邏輯想法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