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台灣升息到2%,我認為不太可能,新台幣與美元利差以1年期定存來看,今年本來是0%與0.8%左右的差距,現在兩種貨幣都+0.25%,美元預計年底會到2%左右,新台幣頂多再+0.5%就非常多了,我個人預估只會再升一次,因為目前房地產已經看出疲弱的態勢,央行打擊通膨的理想數字目前在2%,外加年底要縣市長選舉,我不認為中油與台電會在此時劇烈調漲價格,只要中油與台電兩大通膨主力不做調整,年底台灣物價就不會太離譜,1.5%利率絕對對央行而言絕對交代的過去,甚至我個人認為是僅有一次0.25%。
至於升息是否導致小資族的房屋變成呆帳,這很難說,要看自己的財務槓桿,今年的升息我早在2021年底就說過了,也在深度文非常早就說過停滯性通膨的問題,經濟循環本來就是物極必反,看不懂週期的人自然深受其害,而且常常在錯誤的週期做出錯誤的決定,特別是房地產是攸關一生重要的投資決定,我在2020年無限量QE開啟後就告訴大家原物料一定第一個上漲,接著就是房地產,要多數人把握人生難得的機會,2020年有照做的人,至少一坪少則五萬,多則十萬的賺,即便房價下跌五萬依然是不痛不癢,更別說2020年裝潢的價格絕對都是現在的80%而已。
裝潢至少省下20多萬,房價則省下上百萬,隨便都能替你省下120萬的決定,差別就在於你對我的總體經濟判斷有多少信心,我不認為台灣央行會急速升息,這次的升息只是恢復到疫情前而已,對照當前通膨狀況我認為還算合理,比較指標的下一次升息的時間,當前台灣房地產的多頭保證已經結束,沒有巨大的修正不要隨便進場,無論自住或是投資絕對都不是好機會。
商業銀行的呆帳我認為也不會這麼容易發生,央行必然是看美國的動作,台灣目前回來的資金都沒有去投資高風險的產業,現在都是已經站穩腳步的企業持續投資,新創等授信金額都低,即便倒閉也是小打小鬧不會造成劇烈的風險,真要說商業銀行的問題恐怕是PB不少都已經過高,散戶熱愛的玉山金PB突破2以上,現在PB在2.27,金融風暴時只有0.63,兆豐金2886的PB是1.78,次貸時0.71,2019年後也都上升到1.2以上,雖然商業銀行的利差將開始上升,但市場似乎過度低估了因通膨導致的景氣衰退帶來的影響,特別當前中國大陸正在封城,又會影響全球供給的緊縮,對今年下半年我是高度悲觀,此刻最值錢的恐怕仍是現金,因為現金正在不斷增值。
你手上有高比例房貸未還的也應該積極還款,未來我會在地產深度文說明怎樣才是房地產的資金運用方式。
1 留言
持續用所學繼續看經濟循環會如何,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