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納蘭雪敏
晶片法案後,原本下一個時間點我是11月10日公布營收後才會在寫文,這次多插一篇主要是特別播出時間,2年前疫情後改變了我的人生,我在那一次正確的下判斷疫情將帶來資產價格的大幅成長,所以買進了大量的原物料,並把我過去經營三年多的財經品牌在新加坡賣掉並在新加坡建立一組團隊就是專門針對原物料交易進行培訓的。
美國晶片法案500億美元做為美元晶片基金,5億美元做美國晶片國防基金,大約7億美元做創新與教育等基金,最重要是相關禁令的擴大導致過去中國大陸下單給台灣IC設計公司後的轉單效應失去,另外台積電痛失訂單並已經在美國建3奈米高階製程完成,即將在後年2024年開始正式量產,並且傳聞已經準備在美國建設地2座廠,單2024年建廠就能完成2萬片5奈米晶圓,是當前最高階製程的商用。
2024年恰好是什麼年?是第16屆總統大選,將於1月進行,也就是說2024年再過一年多馬上就會有重大的地緣政治上的變動。
2022年8月中共軍演打破過去自美國柯林頓時代以來兩岸的默契,並發射飛彈穿越台灣島上空,雖有媒體專業說穿越大氣層不算領空,但日本在北韓導彈經過時仍然發送國家級警報。
2022年的8月中國解放軍打破1996年以來的默契,時代久遠很多人或者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知道 <一九九五閏八月:中共武力犯台世紀大預言>這本書,這本書並不是什麼厲害的軍事書籍,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創見,但他帶動當時的移民熱潮,離開台灣是當時的顯學,導致了後續台灣資金的撤出與房價的暴跌,直到2003年SARS和多項激勵政策後台灣房價才開始止穩回升。
時至今日1996年將近26年的時間,從美國的動作來看,半導體已經成為美國重要的戰略目標,成功轉移5奈米全球最高製程晶片有國防安全的意義,經濟部長王美花曾說7奈米製程晶片台灣地區佔據全球73%,為什麼要開始區分台灣地區與其他地區?主因在於半導體將開始逐步轉移至美國等地規避戰爭風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10月11日釋出的美國媒體採訪影片中說:
這凸顯了高端製程晶片在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因此美國要求半導體相關製程廠商的離開將會是從2022年8月中共軍演以後最重要的產業戰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說:
而美國半導體大廠INTEL也趁勢不斷踩台積電,希望爭取美國國會預算與拉高台積電成本降低與台積電的成本落差,看到這邊或許你都已經從媒體得知了,但下一個問題更加可怕。
下一個問題是既然半導體全球最重要的基地開始轉移,那台灣經濟體作為全球經貿的角色就將開始失去,不需要再拉攏台灣進入任何經貿組織,也就是說台灣作為生產基地將有比其他世界所有經濟體更高的關稅、更高的風險、更低的投資報酬率,商人不講政治,只講利潤!
目前對外台灣簽定的ECA/FTA經濟體
中美洲4國FTA(巴拿馬2004/1/1、瓜地馬拉2006/7/1、薩爾瓦多、宏都拉斯2008/7/15)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2010/9/12
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2013/12/1
臺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2014/4/19
臺巴(拉圭)ECA 2018/2/28
臺史(瓦帝尼)ECA 2018/12/27
臺貝(里斯)ECA 2022/1/15/
臺馬(紹爾)ECA 2020/12/9
這裡面最大也最具成果的僅有ECFA,其餘的貿易協定基本上都非全球重要的貿易經濟體,在中美貿易戰後簽訂的也進有四經濟體
臺巴(拉圭)ECA 2018/2/28
臺史(瓦帝尼)ECA 2018/12/27
臺貝(里斯)ECA 2022/1/15/
臺馬(紹爾)ECA 2020/12/9
巴拉圭世界GDP排名93,史瓦帝尼155,貝里司162,馬紹爾185。
2018年以前簽訂的貿易協定對象
新加坡世界GDP排名34,紐西蘭51,中國大陸2,巴拿馬75,瓜地馬拉67,薩爾瓦多101,宏都拉司102,顯見2018年後所簽訂的所有經貿協定除巴拉圭排名其餘全部大幅落後於2018年以前。
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是近年最受矚目的經貿談判,2017年召開後仍然無法達成任何協議,另外一項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在2022年9月19日時,戴騎(美國貿易代表)具體說會發生,但沒有具體時間。
對照日本的IPEF,戴琪明確表示3年內取得成果
整理以下臺灣對外貿易談判
- 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2017年後至今無任何協議
-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無具體時間
- 臺美雙邊貿易協定(BTA):無
- 雙重課稅協定(ADTA):無
- 印太經濟架構(IPEF):拜登2022年5月23日到日本,美方宣布不會納入臺灣
- 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目前有8成員):2021年9月提出申請尚未通過
臺灣自最後2014年的經貿協議後,經貿協定的空轉與美國戰略的改變和貿易戰與疫情後,政治意識形態不斷加強了產業的風險,導致美國已經無法忍受,如何說服全世界臺灣是安全的、值得投資的將成為2023年最重要的議題,9月初時外資2022 年以來已經賣超台股1兆新台幣,單月甚至匯出447億美元,創下11年第五大量。
當臺灣最有魅力的半導體行業受到美國戰略改變,其餘行業又因為安全、能源、財政等問題無法增加國際競爭力,最大的問題可能不再是選什麼臺灣股票?而是沒有任何一檔臺灣股票可以買,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與家人,讓他們看見和平與安全帶給臺灣產業的重要性。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