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質美股】交易美債思維可長可短,2023賣債買股再賺一波

作者:納蘭雪敏


最近還蠻多人問我為什麼把美債賣了,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已經看到了自FOMC以後的升息變化,又會有人問我,為什麼不是FOMC當天賣,其實我對FOMC聯邦基準利率拉高到5.1%,當天會議結論出來就覺得不妙,但我還是想看看市場會不會跟之前一樣公布CPI與PPI之後都還是沒有改變長債市場的多頭,其實一次反彈的短線滿足點就是大概15%,而且他是很短的時間反彈,無論什麼資產,大概除了原物料以外,因為原物料很容易動輒就是一倍的行情,往往都是有供需的重大問題,特別加上槓桿,所以其實我們平台早期聚集很多原物料交易的愛好者。

後來才也有很多材料商的老闆、貿易商的老闆大家好康相報來我們平台學習相關的周期、庫存循環,最後學會提前預防風險,這次的賣出我一開始沒有很確定,FOMC會議12月15日公布前,就已經出現了三根黑K,顯示市場賣壓沉重,已經有了我覺得不妥的訊號,所以我設定黑K底部跌破頸線就出場。

這種一天交易數百億台幣的債券市場,不是小散戶可以撼動的,他們的技術面訊號比個股那些主力作出來的有引領全球風向的作用,我在藍色靠近就賣出了,隔天就大跌近2%。


但我之後還是會接回來,除非很快又站上去,我也不會追了,因為現在短期美金現金利率也是很漂亮,都有4%以上,我沒賺到價差有賺到利息,直接等到股市崩盤我再買進股市賺大波段就好,而且明年庫存周期必然落底了,還有原物料可以做,根本不愁沒行情做。

所以美債有低我一定會接回,以TLT來看我會比較希望100再買回來,你不要拿股市幅度來跟我講這不是股票,債券幅度必然不會跟股市一樣,是在等待股市跌的夠深必然賣債買股,光是2022年我公開免費完全命中金融股的崩跌,台股的崩跌,現金在手根本不怕還行情,抱著股票的人賠了一堆錢,是存股還是存骨?媒體聳動的標題,誇張的行銷都遠遠沒有紮實的把財經知識學好來的重要,貨幣、銀行、利率都不懂的外行人教存股,連保護自己的資產都做不到了,談投資真的太遠了!








張貼留言

1 留言

自然寫道…
非常非常感謝雪敏撥空解答. 每一次解答都變成我的經驗值
這次對於美債的轉折買進理由,中途賣出,非常能融會貫通,不再是半看明牌的狀況

雖然雪敏沒回答美債是否會跌破最低點,但我之後想想應該是不會.
1. 雖然利率從5%提高到5.1%,但對未來的預期並非利率將無限攀升,頂多美債拉回且漲得很慢
2. 提升利率消息當天&隔天,直接看用錢堆出來的K棒,判斷消息面,這兩天並非大長黑
表示這利空的強度不是那麼強


最近的深度文雪敏比較少提財經以外的事了
以前有篇文雪敏提到,當他人做錯事時,您不會只是想單純快點責罵,而是睡前會想想怎樣能防止他再犯或協助,以及為何他會這樣做( 印象有點模糊...
另外一句"人貴自知",讓我時時刻刻銘記在心
諸如此類的生活分享、經典名句雖然跟財經沾不上邊也浪費寫文的時間...

但隱隱約約真的起到了正面作用 讓讀者越來越好

再次感謝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