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買100應該是技術分析得出的結果.
但股價就是難捉摸,下調92元應該是靠近起漲點得出的結論.
您的盤算是 "假如有來算撿到,沒有就算了嗎???"
A:
是,如果92沒到我就算了,我其實一直有持續定存美元,美元短期利率非常漂亮,長端債券市場謀求的是價差,否則當前長端債券殖利率還輸給短期定存利率,利息方面我並不會吃虧,沒低點我就不會隨便進場,畢竟明年聯邦基準利率在5.1%,不要認為一定不會破底!
Q;
2.
您TLT 100 只買25%. 25%等92元 我能理解
不過陸股、美股是明上半年的事,還有6個月
為何不是100元 50%甚至75%、 92元 50% ~25%資金去追求最大利益??
美債放到該時應該有賺了,到時賣掉轉換美股、陸股就好
A:
Q;
2.
您TLT 100 只買25%. 25%等92元 我能理解
不過陸股、美股是明上半年的事,還有6個月
為何不是100元 50%甚至75%、 92元 50% ~25%資金去追求最大利益??
美債放到該時應該有賺了,到時賣掉轉換美股、陸股就好
A:
當前經濟氛圍預期衰退有利債券,但不要忘記FED其實明年上半年還是一直維持高利率,對債券市場仍不利,12月15日的會議其實市場對FED的解毒我個人認為並不會太樂觀,外加本次債券反彈漲幅滿足已到,能到92買點才會漂亮!我寧可再繼續等,其實我現在更積極看的是陸股與美股上市的中國ETF。
Q;
3.
明年上半年美股的低點該如何判定?
我的打算是FED丟出降息意願. 才債轉股,但這應該是2023年底的事
雪敏會說上半年讓我很意外,是要依據甚麼指標買入美股?
雪敏以往操作VOO. 但既然未來要降息那是操作QQQ優於VOO嗎?
Q;
3.
明年上半年美股的低點該如何判定?
我的打算是FED丟出降息意願. 才債轉股,但這應該是2023年底的事
雪敏會說上半年讓我很意外,是要依據甚麼指標買入美股?
雪敏以往操作VOO. 但既然未來要降息那是操作QQQ優於VOO嗎?
A:
如果考量安全性,確實明年應該等降息發生或預期發生再進場。
2020年比較特殊是跌的太快,所以直接貨幣政策訊號直接出來。
但上半年還未降息前就會看到降息預期的發生!
Q:
4.
陸股進場點指標為何?
大陸最強分析師洪灝拋出明年3月解封消息後,隨即2022-11-1 A50成起漲點.
11-4金融16條
11-28降準一碼
11-29國務院發布快封快解又是一根紅K
12-27發布明年1-8號國境解封
馬後炮來看,以上最關鍵的陸股預期轉折是洪灝,但他非官方訊號,不過技術分析11-4又一根長紅,市場給了贊成票接著一路緩漲至今.
大陸要出現怎樣的"消息"或是"經濟數據"?? 雪敏才會將陸股視為長多然後進場
又或是陸股跟TLT一樣,都已經轉多,找前低支撐就能分批買進? 只是您認為現在買太沒效率
A:
洪灝Twitter值得追蹤,清零政策就是他開始暗示解除的,但我也很早就說過清零政策後最關鍵的仍是寬鬆規模與財政刺激,從長期角度看我認為陸股上證會比深證更有潛力,如果不想錯過就買滬深300,訊號我個人認為滬深300現在距離歷史高點5930點還那麼遠,寬鬆背景外加政策寬鬆,財政寬鬆,疫情後復甦現在買只擔心明年二次衰退的議題,如果長線一點看,投資個20%-30%我覺得都蠻合理的!前體是明年遇到二次衰退要有能耐得住性子。
1 留言
以下跟同是新手們分享
美債10-24起漲背景是利率5%且市場"預期明年FED很快會降息"
但12-25關鍵是FED"堅定打算維持高利率在高檔一段時間"
這樣跌破10-24也是能理解. 當初怎沒意會到這2者預期的差異...
TLT 技術分析100買部分,預期跌回起漲點92買部分.
2個可能性價位布局,心理沒壓力,也比較合乎邏輯,培養往後良好買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