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質台股】20230426(三)-臺灣重要ETF回顧2022年6月29日至今

作者:納蘭雪敏



去年2022年6月29日我有回顧過當時台股上半年各大ETF的表現。

當時一大堆ETF慘不忍睹,我把槓桿型ETF去掉,留下上次有提到的並且給大家做個對照。



A日到B日績效統計,以B當天收盤價/A日收盤價計算
不過要特別注意一下,下表的績效不加上股息,所以股息要額外記入,但我沒有每一檔股票都做,只做高股息的,有做的我會在下方寫上B當天收盤價/A日收盤價。

2022年6月29日累積2022年上半年績效
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32.17%
2022年6月29日至2023年4月26日績效
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3.03%

2022年6月29日累積2022年上半年績效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10.89%
2022年6月29日至2023年4月26日績效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2.12% 
17.38/16.21(還原權習股價)=7.2%

2022年6月29日累積2022年上半年績效
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19.42%
2022年6月29日至2023年4月26日績效
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 +3.03%
11.19/10.86=3.03%

2022年6月29日累積2022年上半年績效
元大台灣50反1(00632R)+14.68%
2022年6月29日至2023年4月26日績效
元大台灣50反1(00632R) -8.53%

2022年6月29日累積2022年上半年績效
元大高股息(0056)-15.80%
2022年6月29日至2023年4月26日績效
元大高股息(0056)+7.6%
27.84/25.85 = 7.6%

2022年6月29日累積2022年上半年績效
元大台灣50(0050)-18.85%
2022年6月29日至2023年4月26日績效
元大台灣50(0050) +1.5%
116.1/114.37=1.5%

2022年6月29日累積2022年上半年績效
富邦台50(006208)-17.06%
2022年6月29日至2023年4月26日績效
富邦台50(006208) +1.63%
67.05/65.97=1.63%

2022年6月29日累積2022年上半年績效
國泰台灣5G+(00881)-23.82% 
2022年6月29日至2023年4月26日績效
國泰台灣5G+(00881) +3.03%

以上可以看到從2022年6月29日至2023年4月26日績效來看似乎是臺灣元大高股息(0056)的7.6%表現最好,成分股公布的透明度也還不錯,元大官網可以查到:

這段期間的大盤指數報酬率是0.88%而已,所以幾乎所有ETF都有打敗大盤,甚至連0050都有打敗一點點,就表示大盤是被中小型股拖累,權指股表現優於大盤的,且高股息在升息循環似乎也打敗了以指數為重的0050。

但我們把比較時間拉長一點,我這邊就只拿00878與0056和0050做個比較,時間以2022年第一交易日1月3日,因為這時候是大盤開始轉折變弱的點。

2022年1月3日至2023年4月26日績效表現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
17.38/17.59=-1.2% 
元大高股息(0056)
27.84/30.7 = -9.3%
元大台灣50(0050)
116.1/137.92 = -15.8%

所以以結論看這三檔重要的ETF在過去一年四個月全部都是虧損的,但00878已經快要接近獲利了,且他的選股可能在通膨周期表現比元大高股息更好,國泰也有公布00878的相關持股:
國泰投信 (cathaysite.com.tw)

00878的成分股以華碩2357、英業達2356、仁寶2324、廣達2382為主,這四檔股票的權重都超過4%,而有三家公司都是科技業所說的系統廠為主,只有華碩為品牌公司,華碩過去配息都有在5%左右的水準,英業達也是如此,仁寶更是幾乎都有6%的水準,廣達也幾乎都有6%的水準,再往下持股達到3%的公司也不少,依序有聯強2347、台泥1101、大聯大3702、宏碁2353、光寶科2301、南亞1301,台泥去年遭到大逆風,2022年本業甚至Q2與Q3出現虧損,但台泥在碳中和領域佈局甚多跑得前面,我個人蠻認同國泰00878在ESG這個部分的選股,特別選中台泥把權重放的蠻高,另外今年初00878變更規則後,台泥其實景氣循環的成份目前被認為不重,但如果本業利潤在無法起來,也很可能被踢出成分股。

另外00878也蠻多金融股,宏碁2353也是在2021年疫情後才有穩定5%以上的殖利率,大聯大3702、光寶科2301一直也都是配息比較穩健,南亞過去也都蠻穩定,只有2021年遇到逆風,2002中鋼的配息表現我也認為不是太理想,這裡面我比較認同有穩健配息的可能是以

華碩2357、英業達2356、仁寶2324、廣達2382、光寶科2301、大聯大3702、中華電2412、遠傳4904、台哥大3045,這些公司特性主要以系統廠+電信公司為主,收入都較為穩定,了不起再加上遠東集團的遠東新1402、亞泥1102,這些公司因為營運配息穩定比較不受影響。

特別有趣的是我把這些股票做成績效圖,2022年第一天高點至今,幾乎都是獲利的,且幾乎都打敗所有的ETF,只有大聯大3702、華碩2357虧損,其餘通通獲利。

也就說從績效來看,或許高殖利率股在大通膨與升息之時還能穩健成長的特別值得我們注意,反而成長股和權值股這些過去高成長的反而是票房毒藥。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