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納蘭雪敏
我有沒有講,有!
你有沒有聽,沒有!
這就是命!
我們先來看下面兩張圖
現在很多人看好金融股的升息行情,卻忘記金融股高不可攀的PB比,另外忘記金融股的資產品質中最重要的房地產會隨著升息,開始反噬過去兩年為了衝刺房貸業務貸出去的30年貸款會讓壓力大幅增加,而如果為了金融穩定,央行不跟進美元升息,下場就是必須付出資金外移的代價,從外資毫不手軟的賣超來看,今年以來,外資已賣超5868億元,你對這金額要是沒概念,過去外資買的多一個月買超台股約800億算很多了,通常都在500億左右,也就是說5868億元是外資賣超一年的水位,非常驚人,更不要說2020年開始外資只有買超10個月,分別是與是金融股像是講好的一樣,4月份正式起跌,幾乎都接近腰斬,外資更是一路賣超,大家可以看到上面這張圖誰是績優生呢?可能是6024群益期、2852第一保、2897王道銀行,這三淨值是唯三在金融保險業出現增長的,但6024群益期比較偏向經紀業務也就是建立系統讓客戶下單,他們的業務有85%都是經紀,自營只有8%左右。
2020-4/6/7
2021-4/8/9/11/12
2022今年以來統計到目前沒有一個月買超
對台股的樂觀請留到明年,上半年好好存錢才是王道!
第一保險主業是汽車保險,卻因為只賣疫苗險,躲過了防疫保單風暴,非常的幸運,2022年Q3的狀況大約是56%的汽車任意險、10%左右的汽機車強制險,15%的火險。
特別2022年扣除了一次性收益的情況,靠傳統收入利息的收益表現增長非常多,顯見這是真正注重本業的公司,去年能獲利的公司在金融業難能可貴,嚴格來說扣除群益期,只有第一保與王道銀行是真正守護淨值的公司。
我每次看那些銀行股看配息的人都覺得非常荒謬,公司的股東權益才是你的本金,配息如果淨值與稅後收益沒有增長,這種配息是假的,等於拿你的錢給你,有什麼好高興的,你給我100元,我給你5元連配20年你會高興嗎?這個道理不懂的人,不要投資金融股。
看看臺灣最大的保險公司國泰、富邦去年淨值都在40%左右的折損,這表示你的本金已經虧掉40%了,100億元變成60億元,配多少錢重要嗎?帳面已經套牢40億元了,於是國泰啟動史上最大規模增資,跟股東要了525億元。
富邦產也在今年2023年4月二度增資
國票金、新光金也確定不發股息,新光金去年2022年淨值虧26.4%,國票18.2%,實在看不出來富邦國泰有什麼資格發股息,嚴格來說金融股裡面如果標準嚴格一點,真正可以發股息的只有第一保與王道銀行,其餘都虧損只能跟股東說抱歉,站在資產安全的角度應該不發股息,但金控與銀行當前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都準備要增資了,2022年套了一屁股的資產,又遇到防疫保單大雷,兩大保險公司踩雷嚴重,保費上漲已是必然,然後又要現增,如果股息很差遇到賣壓,現增的股價必然不好看,所以為什麼公布股息前現增,不言可喻。
投資金融股還是先把自己的財務知識充實好,不要覺得股息是天上掉下來,很多都是你自己給你自己的,去年把我的話聽進去的人,隨便都躲過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虧損。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