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 60 Pro攜手中芯直衝7奈米,麒麟9000S宣告突破晶片封鎖?

今天重磅消息可能是華為推出的Mate 60 Pro,且Android被封鎖後,以華為的Harmony OS為基礎,Mate 40的時候麒麟9000還是採用台積電製造的晶片,而9000S這次採用中國代碼CN為基準,且美國知名媒體Bloomberg拆解了,這支手機後發現,是採用中芯7奈米製程。

彭博權威拆解證實 華為新手機晶片是中芯7奈米無誤 | 全球財經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TechInsights比較iPhone 15即將推出最新世代是3奈米,而7奈米下一個世代是5奈米,所以相隔2個時代,等於3年前台積電到現在進步兩個世代,中芯則靠著台積電前研發大將梁孟松帶領中芯火速推進,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認為麒麟9000S是採用N+2製造的7奈米,不使用EUV(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必須多重曝光來回幾次。

中芯的N+1對比14奈米的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SOC面積縮小55%,在中國半導體業界的風聲是N+1 = 台積電7nm ,而N+2則是台積電7nm+ ,當時中芯N+1 用的就不是EUV而是DUV,但DUV的極限被認為是7奈米,下一個製程5奈米與3奈米就必需要用到EUV。

所以雖然Mate 60 Pro被認為是7奈米量產的關鍵指標,問題是5奈米的EUV問題如果封鎖沒有解決,要怎麼突破可能是一大問題,如果華為下一支手機出現5奈米量產,且沒有靠EUV可能會是震撼世界的新聞,陸行之以 資本支出/營收 的這個關鍵指標看目前中芯在110%以上,實際上的概念就相當於,做100元生意,投資110元,台積電則約在50%,DUV ArFi Immersion tool 的N+3與N+4之後是否能靠DUV突破5奈米是一大關鍵。

在效能跑分上,華為這款手機畢竟搭載了比較舊世代的晶片,但他是世界上第一支支援衛星通話的手機,使用中國天通衛星,一帶一路的範圍通通可以有訊號涵蓋,月繳100元人民幣,可以享有60分鐘國內通話,1000人民幣年繳可以有720分鐘一年的國內通話。

中華電信搭配的Thuraya,6秒6.8元,第一個6秒要68元,換算成60分鐘是3600秒,是600個6秒,換算是4080元新台幣,與華為的價格相差幾乎快10倍之多。

產能部分,這次Mate 60 Pro高達80萬支,這支手機可能宣告了華為與中芯攜手突破了美國的限制,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目前臺灣的華為官網已經沒有手機銷售,只剩下平板電腦與筆記型電腦和穿戴裝置與無線藍牙耳機。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