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滬深300正2評價,2024年前陸股抄底的大好機會?

 

首先先來看這張圖,元大滬深300正2,他是一檔槓桿型ETF,必須先說一下槓桿型ETF的特色。槓桿型ETF有以下的優缺點:

優點:

放大績效:槓桿型ETF可以放大市場回報,預測短期市場波動方向可以放大績效。

多元:投資人可以相對較小的資本投資於廣泛的資產和市場。

多空雙向:槓桿型ETF因為主要是衍生性金融商品,所以投資者可以做多或做空市場,提供更多的投資策略。

缺點:

高風險:放大的回報代表風險也被放大,特別波動率放大的市場,做錯方向損失慘重。

追蹤誤差:槓桿的使用和日復一日的調整,槓桿型ETF可能無法精確跟蹤其標的指數的長期表現。

資金成本:槓桿型ETF通常有較高的管理費用和交易成本。

特別強調追蹤誤差的問題,追蹤誤差有以下幾種原因導致槓桿型跟原來的指數偏離,以元大滬深300正2為例,你可能以為他追蹤元大滬深300指數,但實際上會出現很多追蹤誤差的問題,以下都是的問題都是:

管理費用和運營成本:ETF需要支付管理費用和其他運營成本,這些費用會從基金的回報中扣除,從而導致追蹤誤差。

投資組合重組:ETF經理無法完全複製目標指數,或者在調整投資組合以反映指數變化時可能會有所延遲。

資金流動:投資者的買入和賣出行為可能迫使ETF經理買賣資產以維持投資組合的平衡,導致額外的交易成本和市場影響。

稅務處理:稅務處理方式的不同也可能影響ETF與其追蹤指數之間的表現差異。

指數追蹤與名稱不同:以元大滬深300正2為例:

(00637L)元大滬深300傘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滬深300單日正向2倍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 檔案下載 | 元大投信 YuantaETFs

公開說明書提到:

本基金以追蹤「滬深 300 日報酬正向兩倍指數」(CSI300 Daily Return Leveraged2X Index)之報酬表現為投資組合管理之目標。「滬深 300 日報酬正向兩倍指數」(以下簡稱「標的指數」)係基於滬深 300 指數的每日收益表現所編製及計算,以反應滬深 300 指數單日正向 2 倍的報酬表現

這裡看起來會好像意思是完全追蹤滬深300正向2倍報酬。但實際上公開說明書寫道:

經理公司係採用指數化策略,將本基金扣除各項必要費用後儘可能追蹤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為操作目標,並依下列規範進行本基金投資組合管理:

(1)本基金為達成前述操作目標,投資於下列有價證券及證券相關商品之整體曝險部位不得低於本基金淨資產價值之百分之一百八十,且不得超過百分之二百二十:

A.滬深 300 日報酬正向 2 倍指數成分股票、以滬深 300 日報酬正向 2 倍指數為標的指數之指數股票型基金及指數型基金及第 1.款所列與滬深 300 日報酬正向 2 倍指數或滬深 300 日報酬正向 2 倍指數成分股票具連結性之有價證券;

B.滬深 300 指數成分股票、以滬深 300 指數為標的指數之指數股票型基金及指數型基金及第 1.款所列與滬深 300 指數或滬深 300 指數成分股票具連結性之有價證券;

C.新加坡交易所新華富時中國 A50 指數期貨;及香港交易所之恒生指數期貨、小型恒生指數期貨、香港交易所 H 股指數期貨及小型 H 股指數期貨;及未來如經金管會許可之證券相關商品(如: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滬深 300股指期貨、基金公開說明書所列投資國家或地區發行或交易與大陸地區股價指數、股票或指數股票型基金具連結性之證券相關商品),亦得納入本基金得交易之範圍。

我用績效圖回推,真實元大滬深300正2投資的可能更大比重因為流動性問題是新加坡的富時A50期貨。

下面這張圖是有四檔資產,黑色的是元大滬深300正2,天空藍色是富時新加坡A50期貨,藍色是CSI300 Daily Return Leveraged2X Index的指數,紅色是香港上市也號稱以追蹤這個指數為代表的CSOP CSI 300 Index Daily (2x) Leveraged Product (7233.HK),就可以發現元大滬深300正2更貼近新加坡A50期貨。


但他們之間的偏差在震盪時期或者沒有大漲的時候,很難出現明顯差異,這跟槓桿型ETF會有累積報酬之複利效果有關,而追蹤誤差與元大滬深300正2本身基於流動性考量沒有買進滬深300的可能性很大,但A50本身就是滬深300重要成分股市值也很重,你也不能說他完全沒有投資滬深300跑去買了一個其他的資產。

看圖就能知道,下跌導致的累積報酬之複利效果也會使得報酬長期超過2倍,但這一點上漲時也是一樣。

先講完這個概念以後再來談陸股,可以看到K線是富時中國A50真實的指數下面因為元大滬深300正2是2015年以後才上市,注意看就可以發現,其實元大滬深300正2現在位階比較低正是因為累積報酬之複利效果所導致。



長期來看目前靠近2022年10月的底部區,而還沒到達2018年底部區。
而我從2022年12月初買進至今已經一年過去,當時買進以後1月大漲,但2023全年沒有受到解封太大的影響,反而因為房地產問題持續下跌到現在。

2021年2月以前中國是受到全球封鎖帶來的利多,之後受到清零政策的利空,2022年11月開始的三個月大漲是受到解封與全球資產價格的反彈,但2023年2月以後又再度倒下至今,中國中央政治局2023年7月25日那時候出了重大消息漲了五天又不行了。

當時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最近的低潮與中國疫情開始傳遞有關,不過我認為市場擔憂再度清零等想太多了。

今年以來下面是全部中國A50的成分股,最強的是601857的中國石油,今年至今漲51.33%,第二名韋爾股份(半導體)603501上漲41.43%,第三名農業銀行601288上漲34.09%。第四名中國電信601728上漲30.56%,第五名中國神華(煤炭採掘和發電業務)601088上漲22.54%。


比較特別的是今年中國股市強勢股五檔有兩檔能源股。
下跌最慘的則是中國中免601888,這是中國的旅行社與免稅業務公司,與外國人目前還沒有進中國旅遊有關,2023年Q1,旅行社接待入境旅客只有5.2萬人,比2019年Q1疫情前的370萬下跌99%,上半年數據海外人士進出中國下跌83%,2023年上半年中國有843.8萬人次的外國人出入境,疫情前2019上半年期高達4883.8萬人次。

另外天合光能688599說在2023年11月27日公開在彭博新能源財經上海峰會說太陽能利潤過低,明年將有廠商退出市場,隆基綠能601012也是太陽能成為跌幅第三大,這主要可能也與歐洲現在已經認識到核能重要性,逐漸離開太陽能市場有關。

海天味業603288,股價從2021年高點更是下跌70%,醬油、調味醬、蚝油三大業務因為原物料上漲,行業競爭激烈導致,2022年9月更是被爆料:國外的海天醬油配料表上沒有添加劑,只有水、大豆、小麥、食鹽等天然原料,而在中國售賣的除了天然原料之外還有較多添加劑。有網友稱海天醬油配方中,使用的食品防腐劑苯甲酸鈉已經被明文列為一級致癌物,已經被國際淘汰,而海天貪圖便宜,不使用更安全的山梨酸鉀,而使用具有致癌性的苯甲酸鈉。

而且海天對電商的經營太少,同業的中炬高新也很慘,仍然出現虧損,更是提示中國餐飲行業不佳的狀況。

華友鈷業603799去年曾出現鎳價期貨的虧損,與寧德時代一直下跌也有關係,電池行業也有產能過剩的價格問題,2023年月中國動力電池的總裝車量為25.14GWh,而寧德時代的裝車量則為10.26GWh,市場佔有率達40.83%,是當之無愧的電池老大,但比起2022年下半年47%以上的佔有率,寧德時代的市佔率大幅下滑,廣汽埃安大力扶持中創新航為自己的主要供應商,隨後開始自建電池生產線。

在2023年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更是霸氣宣言,廣汽不僅要做電池,甚至連礦都要佈局,這樣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脈,但結果2023年6月8日晚間,廣汽集團發佈公告,由於市場環境變化以及電池生產技術的進步,對控股的子公司廣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進行清算註銷。這家成立不到五年的公司,就直接倒閉。說明中國產業似乎遇到早期臺灣產業類似問題就是同業競爭激烈,創新不足,產業重複投資巨大。

寧德時代崛起仰賴搞定關鍵技術,拿到BMW訂單,最後成為產業巨頭。

最後以目前我持有陸股的資產而言,雖然虧損中,但我認為2024年隨著美國補庫存行情,中國股市的資產價格必然回升,但產業也遇到真的不少障礙,外加紅海市場的概念還是非常嚴重又遇到晶片封鎖等發展問題,但我認為現在全球投資者沒人看好中國市場,外加中國自己內部都不看好陸股發展,對於投資而言最好的時機就是信心極度悲觀的時刻。

中國官方發行了債券,持續的各項政策股價顯示都沒有用,必然在一個關鍵時刻會啟動更重大的計畫與強心針注入,11月中國財新製造業PMI來到50.7,對未來12個月生產前景達到7個月新高,財新數據是3個月新高,呼應之前11月亞洲貿易數字。

以當前位置而言我會繼續持有陸股,如果你要買進我認為不要超過資產的20%,不然你就要有至少為期半年到一年持有的心理準備。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