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質台股】20240612(三)-昔日股王跨界鈮酸鈦電池,未來成消費性電池之王?

作者:納蘭雪敏



大立光在目前AI風口上,我難得把它的股東會都聽完,他說到廠內工廠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十座工廠中,有七座是自有,三座是租的,今年底第二座新廠將移入設備,陸續投產,但目前需要這麼多工廠是因為鏡頭尺寸變大,模具相關都必須變大。

他也不太有預測,但目前對七月營收的看法比較樂觀。

對於侵權案件,林恩平也罕見多說了一點,他認為德方這家軟體公司所應用在大立光的不過是最末段外觀的品質控管部分,過去都用人眼看,後來才買進軟體來使用,雙方合作大約十年,他認為對方應該以法律途徑讓法院判決,大立光尊重法院判決一定會針對法院就雙方認知不同的部分進行賠償,公司也與對方協調過,但對方要求數十倍的金額,大立光認為並沒有使用這麼多,並說對方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他們會陸續更換軟體。

研發部分目前隨著利潤降低比較多,所以有積極提高研發費,汽車鏡頭部分動作很慢,但營收本來就不多,AR與VR大鏡片的規格太低,大立光只做高階產品所以不做。

今年2024年3月12日的時候,大立光罕見召開記者會針對TNO(鈮酸鈦)材料快充快放特性,2022年技術長升任總經理的黃有執也首度公開露面,而萬溢能源材料大立光投資4.5億元,持股90%,是工研院材料與化工拆分的新公司,研發全球最快充電的鋰電池負極材料。

萬溢能源董事長也是工研院材化所組長的陳金銘喊出2026年完成年產600噸鈮酸鈦負極材料、年營收10億元的目標。

2023年8月大立光旗下星歐光學轉投資大立美,也提供美睫美甲、保健食品。

轉頭資的背後與2023年智慧手機出貨量創下11.7億的十年新低有關,大立光2023年更創下2014以來新低的毛利,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股東會也說到材料研究在實驗室已經很多年,只是目前才開始把它量產化,萬溢能源做的是負極材料。

特性是:
一、五分鐘即可快速充電,解決充電速度不夠快的痛點
二、壽命是石墨負極材料的五倍、達20年
三、安全性更高
四、可承受的環境溫度最低可到-40度。

2025年產線就會開始製造600噸鈮酸鈦負極材料,主要瞄準快充電動巴士、無人搬運車、混合動力車,目前競爭對手是日本東芝(Toshiba)。

林恩平一直是我很喜歡的董事長,今年64歲的林恩平也是接班的二代,但可以看到電子五哥除了童子賢差不多以外,其餘的都明顯老他十歲以上,林恩平46歲才進入大立光接班,之前都是做小兒科醫師,直到父親因為年紀因素懇求他回來接班,2010年正式接任CEO,今年年滿14年,目前大立光總經理則是大立光共同創辦人陳世卿姪兒黃有執。

林恩平專注本業持續專精一項技術,並且把技術做到頂尖,比如去年2023年最新iPhone 15 Pro Max 的四重反射稜鏡相機模組,透過稜鏡光線折射縮短鏡頭長度,可以改善鏡頭的空間,但因為應用到玻璃稜鏡組裝困難,這次股東會林恩平也特別說到三大毛利影響因素:嫁動、良率、價格,三個都夠了毛利率就上去了。

大立光也開始開發自製塑膠稜鏡,玉晶光則也有這類鏡頭分食20-25%的訂單,但目前僅在送樣當中,希望可以拿到iPhone16訂單,過去四重反射稜鏡相機模組又稱潛望式鏡頭都是大立光獨吞,玉晶光則以Vision Pro的Pancake透鏡獨家供應蘋果,但因為Vision Pro供應不足,且大立光認為這種鏡頭的利潤並不好,沒有接單生產。


目前大立光股東結構原則上保持陳世卿(5.04%)及蔣翠英(4.94%)夫婦,另還有其它兩大家族的謝銘原(2.69%)與梁忠仁(1.56%),林家則以茂鈺紀念公司持股14.1%,其餘多數都為外資持股與勞退基金持股。

最後我們來談談鈮酸鈦(Titanium Niobate, TiNb2O7)電池材料,這是一種新型的電池材料,主要應用於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這種材料具有高的理論容量和優異的充放電速率性能,被認為是未來高性能電池的重要材料之一,鈮酸鈦的理論比容量高達 388 mAh/g,這遠高於傳統的石墨負極材料(約 372 mAh/g),由於鈮酸鈦具有良好的離子傳導性和電子導電性,使得電池能夠在高電流下快速充電而不影響性能,在高溫下具有更好的穩定性,減少熱失控的風險,安全性也比較好,鈮酸鈦材料的結構穩定性使其在多次充放電循環中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目前主要可能在電動車和大型儲能系統,所以可見的將來大立光可能是電動車概念股,不過目前電動車發展也受到價格限制,目前主要市場的資金都在AI與半導體。

成本部分原材料成本,鈮(Niobium)和鈦(Titanium)都是相對昂貴的金屬,特別是鈮,資源較稀少,提取和加工成本較高,鈮酸鈦的製備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尚未形成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生產設備和工藝流程也不成熟,所以成本也偏高,因為只是初期沒有達到生產規模。

但鈮酸鈦運用在電動車如果是純電車有續航力問題,因為他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初期發展可能會往電動工具、快充消費電子產品(可能會用在PC、手機相關),未來大立光的轉型之路值得關注!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