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法說會6月營收優於預期,股價最高來到3,225原高點,而6月營收40.41億元,月增16%、年增49.8%創下五個月以來新高,今年iPhone將推出AI相關的軟體導入iPhone,消費電子產值最大是手機,蘋果iPhone 5G換機潮在2020~2021年,以蘋果的使用平均壽命為3年來看,將在2023年與2024年出現換機潮,但去年2023年的iPhone15除了導入TypeC充電以外沒有太大變化,因此預計2024年的iPhone16導入AI後可能出現更大的換機潮。
蘋果將在8 月1日發布財報,上季營收估837億美元,年增2.4%,EPS 1.32美元,年增5.5%,亮眼的財報已提前使股價創歷史新高。
大立光今年首季EPS 45元,年增85%,但四成獲利來自新台幣貶值的匯兌收益,大立光EPS上看170元,本益比17倍,以2024年7月12日收盤4090億元市值的大立光,去年全年134元的EPS,如今年以年增50%計算,可以來到201元的EPS,不過目前估計只有170元。
對手玉晶光市值691億元以2024年7月12日收盤計算,EPS則是27元左右,股價613元,本益比在22.7左右,不過今年營收在4月創下142%的年增率,不過6月年增率衰退到剩下34.5%,相對的數值高點也在3月,且玉晶光過往6月開始出現的拉高表現沒有出現,反而大立光出現了拉高的狀況。
下圖:大立光營收曲線
大立光公布Q2稅後EPS 33.7元,Q2毛利率48.39%,季減0.78%,已經連續兩季低於50%,Q1海外收益達到19.16億元,主要受惠於美元升值,上半年年增率52%,EPS達到79.49元,目前已進入新機拉貨旺季,看好7月拉貨動能優於6月,8月也將優於7月。
但董事長林恩平也說,客戶對於下半年的手機市場沒有人覺得樂觀,只對AI手機偏向樂觀,這是罕見在產業界對於下半年比較悲觀的說法,其餘消費電子等公司在6月股東會旺季時都對市場下半年抱持樂觀的態度。
潛望式鏡頭等的高階手機鏡頭下放到客戶中階產品上,在2024年林恩平也認為有跡象,主因同規格鏡頭產品採取同一出廠價,不會因搭載的機型或終端位階或售價不同而有不同的價格,所以如果手機廠商擴張機種使用潛望式鏡頭,對於大立光是利多。
針對鏡頭規格升級趨勢,林恩平表示,目前鏡頭 P 數 (鏡片數) 與去年差不多,客戶仍多偏向採 8P 的純塑主鏡頭,模造玻璃(MG)的混合鏡頭(MG+P)也有部分人使用,不過 G+P 鏡頭比重還是很少、主要是利用在長焦鏡頭較多,迄今還沒有客戶對 9P 有興趣;而長焦潛望式鏡頭的出貨在下半年會較多。
先前我們提過大立光新的產業發展方向進入鈮酸鈦電池。
股東會時也提到去年2023年最新iPhone 15 Pro Max 的四重反射稜鏡相機模組,透過稜鏡光線折射縮短鏡頭長度,可以改善鏡頭的空間,但因為應用到玻璃稜鏡組裝困難,這次法說會也沒有提到TNO(鈮酸鈦)電池的新進度。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則預言因為2024年大立光Q4產能滿載,下半年獲利可能超過市場預期,iPhone 16 Pro與Pro Max配備的四重反射稜鏡相機規格與iPhone 15 Pro Max的一樣,但大立光的出貨單價並未改變,可以得到兩個結論:是大立光的出貨價格不受到玉晶光在2H24成為新供應商影響,代表大立光仍極具優勢的主導著iPhone四重反射稜鏡鏡頭 (包含與稜鏡組裝) 的供應。
郭明錤認為假設大立光是iPhone 16的獨家四重反射稜鏡鏡頭供應商,相同規格的零組件在量產一年後還能維持相同單價,「這在Apple供應鏈是極端罕見的事,連台積電都辦不到。這代表大立光與Apple所簽署的,並非一般的供應合約」
不過今年下半年全球iPhone出貨量將年增0.5%,預計大立光受惠於下放潛望式鏡頭是最大利多,以及各家手機廠陸續推出的AI手機會讓大立光成為間接受惠者。
蘋果在2024年7月12日週五收盤價格市值為3.535兆美元,收盤價230.54美元,2024年7月10日股價創下233.080元高點。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