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納蘭雪敏
圖為研華董事長劉克振。
工業電腦大廠2395研華認為北美、中國大陸等市場接單狀況見到回升,生成式 AI 帶動 AIoT+ Edge Computing,目前Edge Computing(邊緣運算)是不連上雲端的AI模式,研華與 50 家合作夥伴結盟,共同打造邊緣 AI 生態圈。
上游晶片商方面,研華已與全球一線 AI 晶片公司深化合作,全速開發 x86 與 ARM-based Edge AI 運算平台,包含 Edge AI 加速模組(EAI)、Edge AI 模組(AOM)及 AI-Ready Edge 系統(AIR),進一步提供 Edge AI 多樣化硬體平台搭載 Edge AI SDK 軟體開發套件整合加值服務,加速 Edge AI 平台之評估效能、AI 模型訓練與 AI 方案部署。
優先鎖定領先 AI 化之高成長新興應用,如醫療影像(Medical Imaging)、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自主機器人(Autonomous Robot)等,並整合 AI 晶片大廠 SDK 及關鍵週邊模組到研華 Edge AI 系統平台中,大幅縮短客戶 POC 的導入時間。
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蔡淑妍進一步指出,研華預見行業客戶對工業邊緣 AI 算力需求日益增長,公司已全力投入創新,以擴大邊緣 AI 系列產品之深度廣度,除高性能的 AI 視覺相機和邊緣 AI 推理系統,並計劃推出 NVIDIA MGX 伺服器,整體產品布局更完整,現已於美國、中國大陸、荷蘭和台灣試點提供 L10 系統組裝服務,未來計畫增設 L11 Rack 機櫃的組裝、整合和測試服務。
財務部分預估Q3 營收季增 0-4%,毛利率維持 40% 上下的水準,營益率則可望較Q2成長,營運有機會逐季上揚,基於當前營運狀況與平均匯率 32.5 的假設,Q3 營收 4.5 億美元至 4.7 億美元,約新台幣 146.25 億元至 152.75 億元,毛利率 39-41%、營益率 14-16%,三大區域北美、歐洲及中國均回升接單 / 出貨比值(B/B Ratio)至 1 以上水位,亞洲區,中國大陸、南韓、台灣等市場接單動能強勁,營收表現可望個位數年增。
2023 年起全面啟動 Sector driven 行業驅動之策略變革,組織變革由產品導向轉型為市場導向 (Sector Driven),增設總部 Sector 組織進行市場發展及銷售企劃,四大主要 sector 明確形成交叉銷售(Cross-selling)機制 iSystem 與 iAutomation 之間、Service IoT 與 Embedded IoT ,共用產品資源、各自對準不同應用市場。
目前整體而言研華發展方向以邊緣工業運算為主,並且直接採用NVIDIA的系統導入來幫客戶做應用,看起來比較偏向類似IBM這類的作法,Q3看起來成長度動能不強,但有預估本業利潤率好轉,整體而言還看不出明顯的發展方向。
下半年Q3季增雖然確定會成長,最差也有持平,並且針對都是利基型醫療相關的市場,或者工業製造,但2023年成立40年的研華,整體營收衰退6.08%,是創下最大的負成長,以研華的發展主要問題可能在於新的工業電腦只做顧問角色,會遠遠沒有像是聯發科這樣有自主平台的長期發展來的紮實,完全仰賴NVIDIA等大廠現有平台,切入雖然快速,但也就失去更高的護城河與差異化,必須想辦法併購新的公司可能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利基。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