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質台股】20240803(六)-聯電法說釋出持平偏衰退觀點,面臨成本壓力

作者:納蘭雪敏


上圖為聯電CEO王石。

雖然聯電法說會是在2024年7月31日舉行,但可以看一下目前非先進製程的情況,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終端需求未強勁復甦,需求有進一步改善,看好整體稼動率將回升。

王石認為Q3在通訊和電腦領域需求增長幅度較大,將推動產能利用率提升,整體下半年來看,22/28 奈米已有多個案件完成設計定案 (Tape outs),應用範圍涵蓋面板驅動 IC、通訊和網路等領域,預期 22/28 奈米業務將持續推動營收成長。

王石坦言,由於產能擴張帶來的折舊增加及電費提高下半年恐面臨一些獲利壓力,儘管面臨成本挑戰,但有信心維持穩健獲利,透過差異化的技術解決方案與多元製造布局的策略,協助公司客戶強化供應鏈管理,財務長劉啟東補充,聯電今年折舊約增加 20%,2025 年還沒有明確數字,但預估增幅應與今年相近,會持續管控成本,並改善產能利用率,以抵銷成本增加帶來的影響。

備註:企業購買設備會導致需要提列成本,這部分稱為設備折舊,會影響損益表的獲利情況。

聯電今年資本支出維持 33 億美元,新加坡 12i P3 新廠預計 2026 年 1 月開始試產,2026年下半年導入量產,屆時將貢獻營收,王石說明公司有新加坡、中國大陸、日本與台灣的製造據點。

Q2財報部分:Q2稅後純益 137.86 億元,季增 31.8%,年減 11.9%,EPS 1.11 元,改寫同期第三高,累計上半年每股純益 1.95 元。

Q2營收 567.99 億元,季增 4%,年增 0.9%,毛利率 35.2%,季增 4.3 %,年減 0.8 %,營益率 24.5%,季增 3.1 %,年減 3.3 %,稅後純益 137.86 億元,季增 31.8%,年減 11.9%,每股稅後純益 1.11 元。

聯電上半年營收 1,114.31 億元,年增 0.8%,毛利率 33.1%,年減 2.6 %,營益率 22.9%,年減 4.3 %,稅後純益 242.42 億元,年減 23.8%,每股稅後純益 1.95 元。

消費性產品市場反彈,Q2晶圓出貨量較季增 2.6%,產能利用率提升至 68%,尤其在 Wi-Fi 無線網路和數位電視應用需求帶動,22/28 奈米晶圓營收占比持續上升,加上有利的匯率因素和產品組合改善,帶動Q2毛利率表現優於預期。

技術部分聯電有首創 RFSOI 製程技術的 3D IC 解決方案,以及領先市場的 22 奈米 eHV 顯示器驅動 IC 解決方案,RFSOI (Radio Frequency Silicon On Insulator)是一種專為無線應用設計的製程技術,使用SOI技術來提升射頻性能,SOI技術將矽層置於絕緣層上方,減少寄生電容和漏電流,提高性能和功耗,3D IC (三維積體電路)解決方案則是將多個晶片垂直堆疊並互相連接,實現高密度封裝,縮短訊號傳遞距離,提升運算速度和效率。

寄生電容 (Parasitic Capacitance)也稱為雜散電容是指在電路中不希望存在但不可避免的電容,這些電容通常出現在晶片內部的各種導線、電極、元件之間,或者晶片與封裝之間,寄生電容會導致信號傳輸延遲、功耗增加,可能引起不希望的電氣干擾,在高頻電路中,寄生電容的影響尤其明顯,因為它會對電路的工作頻率和信號完整性造成不利影響。

漏電流 (Leakage Current)是指在半導體器件中,電流在不希望的路徑上流動,通常發生在絕緣層或閘極氧化層不完美,或者在高電壓下擊穿時,漏電流會導致功耗增加,並可能導致器件的性能下降和穩定性問題,在微小製程技術(例如22奈米或更小)中,漏電流的控制變得更加重要,因為隨著晶體管尺寸的縮小,漏電流的影響變得更加顯著。

聯電與光寶科是權值股中上半年都衰退的公司,其中聯電雖然Q2營收雖然增加,但稅後純益仍然下跌11.9%,顯見2024年上半年仍受到景氣尚未反彈的影響。

法人估,聯電Q3出貨量估季增 4-6%,產能利用率達 7 成,平均售價 (ASP) 持平,毛利率維持 34-36%,相較於聯發科可能衰退,至少勉強維持,但還看不出明顯的反彈,毛利率部分Q2毛利率 35.2%,法人給出的預估也比較偏向毛利率的衰退。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