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創作於2019年9月2日
王牌交易員
時值八月尾聲,午後的陽光炙熱又無情,透過台北101巨大的玻璃窗灑進MW私募基金的辦公室,照在茶水間雪白的大理石地板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這裡的空氣被咖啡香氣和冷氣微微壓抑的涼意填滿,偶爾響起的咖啡機運作聲,伴隨著茶水間裡細碎的交談。低沉的語調彷彿懸掛在半空中,帶著興奮和隱約的不安。
他的聲音帶著刻意的不屑,似乎是在掩飾內心的忐忑。窗外的陽光落在他挺拔的身影上,為他硬朗的輪廓投下一道深色的陰影。
站在一旁的劉希煜始終沉默,臉上的表情毫無波動。他的眼睛專注地盯著窗外那片繁華的城市景象,彷彿那裡藏著某種答案。事實上,他心中早已有了計算——不管是CEO,還是這場變革,都無法打亂他的節奏,但他清楚,這次或許會成為他多年平靜生活的一次轉折。
---
MW的老闆
MW的辦公室設在台北101的高層,玻璃幕牆內反射著夕陽餘暉。招牌上那兩個簡單的字母「MW」,低調卻充滿壓迫感,象徵著這間私募基金的隱秘與權勢。內部設計簡潔冷峻,黑色大理石地板與白色牆面交織,給人一種冰冷的秩序感。
MW的背後,是一群台裔美國人和台灣富豪。他們在九十年代末因地緣政治風險紛紛移居海外,但始終保留著對台灣的經濟影響力。Morris與Wendy,這對搭檔不僅憑房地產起家,更是這些資金背後的策劃者。他們認為,只有通過資本影響政治,才能真正撼動這片土地上的不公現狀。
辦公室內的員工,包括這三位王牌交易員,對Morris與Wendy的一切一無所知。他們只關心績效、交易和那些無法預測的市場波動。
MW兩個字代表中的M是合夥人中地位最為崇高的Morris,W則是與他一起創業的合作夥伴Wendy,Morris與Wendy發家靠的是每一個台灣富豪幾乎都涉及的產業-房地產,不過與那些暴發戶老闆不同的是,Morris與Wendy都不喜歡房地產,他們投資房地產的唯一理由是他們很早就看出台灣只能靠這個產業才有機會賺到大錢。
即使內心深處對房地產投機這個產業充滿矛盾和不甘,Morris與Wendy還是選擇承接祖先遺留下來的大量財富,並以MW私募基金作為改變這片土地的武器。他們堅信,唯有資本才能撼動政治,而唯有撼動政治,才能徹底改變房地產投機的生態。於是,MW不僅是一家致力於投資回報的機構,更是一個藏身於幕後,運用財力影響立法與司法的資本工具。
Morris與Wendy的策略精妙且隱秘。 他們從不親自參與任何形式的政治獻金操作,而是通過白手套和中間人來執行。所有的捐款、利益輸送,甚至是一些具有爭議的交易安排,皆被巧妙地設計成與他們毫無關聯。
這些手段隱藏在一層層的最新技術的加密貨幣交易之下,形成一張複雜且不透明的資本流動網絡,讓人難以追溯源頭。Morris與Wendy深知,傳統的金流操作可能留下蛛絲馬跡,於是早早將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納入資本運作的一部分。
他們利用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多重洗錢操作,將資金拆分成數百個微小的單位,經過數十次交易後再以虛擬資產的形式轉回法幣,徹底抹去資金來源。
這些資產不僅僅是用來支付立法委員的政治獻金,還被用於資助特定利益團體,甚至影響政策方向。每當某一筆巨額加密貨幣交易完成後,它的餘波幾乎立即反映在政策變動或司法判決中。
Morris與Wendy對這種技術的應用得心應手,甚至專門聘請了一批加密貨幣專家,設計出一套專屬於MW的區塊鏈工具。這套工具不僅可以追蹤全球各地的加密貨幣流動,還能將資金轉換的整個過程模擬成合法投資收益,進一步掩蓋任何可能的痕跡。MW的這種技術優勢,使得它成為台灣金融圈中最隱秘卻最具影響力的存在。
黃婧琪、林銳逸、劉希煜雖然在台面上運籌帷幄,但他們對這些背後操作的細節卻一無所知。對於黃婧琪來說,債券市場的波動是她的唯一關注;林銳逸則埋頭於股市的起伏中,追求每一次的盈虧平衡;而劉希煜,則專注於原物料與期貨的激烈漲跌。他們的卓越績效源源不斷地為MW創造資金池,但誰也不知道,這些績效的一部分,正在被悄悄轉化成加密貨幣,成為影響政經格局的工具。
---
黃婧琪,MW的債券交易主管,今年42歲,職業生涯中的大半時間都獻給了金融市場。她的外表精緻又冷峻,像一座雕刻得完美無瑕的雕像,散發出讓人難以靠近的威嚴。每一根頭髮絲都彷彿經過精密計算般梳得一絲不亂,讓她看上去永遠準備好應對一切挑戰。然而,此刻,這位素以冷靜著稱的王牌交易員卻感到了一絲危機。
她坐在辦公桌前,修長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面,節奏略顯急促,仿佛在為她紛亂的思緒尋找出口。眼前的屏幕顯示著全球債市的最新走勢,但她的視線卻有些涣散,腦海中浮現的是過去那些日日夜夜的記憶。
熬夜盯盤時的疲憊,市場趨勢在她眼前逐漸清晰的瞬間,還有那些風險邊緣徘徊後迎來的勝利,都像一部電影一樣在她腦海中重播。 那些經歷成就了她在MW的地位,也讓她在業界聲名遠播。從進入金融圈的那天起,她就明白,債券市場是充滿戰略與精算的博弈,她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對市場無與倫比的敏銳洞察力和冷靜果斷的決策。
「一個35歲的毛頭小子……」她低聲喃喃,聲音裡帶著微不可聞的諷刺與懷疑。這句話彷彿不是對他人的評價,而是對自己的警告——警告自己別輕易低估任何人,特別是那種能在35歲就坐上這個位置的人。
她微微皺起眉頭,指尖停止敲擊桌面,改而交握在一起,像是在壓抑內心的某種不安。 她很清楚,這次的變化可能不僅僅是組織上的調整,還是對她作為王牌交易員地位的一次挑戰。她不怕競爭,畢竟她一路走來從未懼怕過,但這次的挑戰讓她感到不同。
是年齡的壓力,還是過去無數個交易日積累下的疲憊?她自己也說不上來。
窗外,午後的陽光透過百葉窗撒在她的桌面上,將她的影子拉得修長而孤獨。 她不禁問自己,自己這麼多年來的努力,是否能繼續讓她在這場改變中穩坐高位,還是即將迎來一場不可避免的風暴?
「一個35歲的毛頭小子。」她低聲喃喃,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面。她的思緒回到了過去那些日子——熬夜盯盤、對市場趨勢的精準捕捉、一次次在風險邊緣行走的勝利。這些付出成就了她的地位,但也讓她隱隱感到疲憊。而如今,她的地位,可能會因這個新任CEO的到來而被撼動。
這一天,三人早早結束了當天的工作,原因無他,明天新任CEO的到來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轉折點。這間坐落於台北101的辦公室,佔據了大樓66到68樓,而三人所在的68樓是公司最高級別交易與管理團隊的主戰場。陽光透過玻璃窗灑進辦公室,將地板分割成明暗交錯的光影格局,但三人都無暇欣賞這一刻的城市風景。
電梯旁的電子螢幕跳動著,時間定格在下午3:28。大陸股市剛剛收盤,這也是他們一天交易的尾聲。通常情況下,這三位王牌交易員會再停留片刻,審視市場的波動、佈局第二天的策略。然而今天,他們異常地整齊劃一,像是達成了某種默契,收拾完自己的物品便一同踏進電梯,向下滑去。
MW的交易運行從不止步,24小時盯盤的中階與初階交易員,以及精心設計的AI交易軟體,保證了即便在這三位核心主管下班後,公司也能穩步運作。 電梯中,三人之間的氣氛顯得有些微妙。黃婧琪微微低頭,修長的手指按著手機螢幕,彷彿在檢視當天最後一筆交易數據;林銳逸靠在電梯的另一邊,目光望向數字跳動的樓層螢幕,臉上掛著若有所思的表情;而劉希煜,則一如既往地平靜,目光專注在某個不存在的遠方,像是在默默計算什麼。
這種三人同框的情景少之又少。 他們在MW內部的關係更像是一種既合作又競爭的微妙平衡。三人平日各司其職,很少會湊巧在這樣的時刻一同離開。但今天,他們無需多言,內心都清楚:新任CEO的到來,是一場即將打破平衡的風暴。這場風暴或許會帶來改變,但更多的是未知。
當電梯滑至大樓一樓時,金屬門緩緩打開,都市的喧囂聲瞬間湧入。三人默默走出電梯,各自朝不同的方向離去。他們的影子拉得修長,在落日的餘暉中帶著些許孤寂和凝重。即便是天才交易員,也無法完全掌控命運的走向,而明天,將是一個充滿變數的新起點。
---
婧琪的夫妻生活
婧琪因為長年在投資銀行與私募基金上班,擁有一台 Maserati GranTurismo,這台車無聲地彰顯著她的成功與地位。 每當引擎轟鳴,路人無不側目,但這樣的氣場也讓普通男性望而卻步。即便穿著相對樸素的套裝,她仍然散發著一種難以接近的強大氣場,讓許多人在與她接觸時止步於表面寒暄,無人敢進一步靠近。
在她三十出頭的時候,像許多華人家庭一樣,她的母親也曾努力幫她安排相親,候選人包括台積電的工程師與高階公務員,個個條件不錯。每當相親對象略帶好奇地問起她的收入,她總是淡淡地回一句:「八位數以上。」這看似謙遜的回答卻無形中劃出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導致多數相親在第二次約會前便草草結束。
布魯進入她的生活後,迅速成為她的心靈寄託。她甚至聘請了一名專業的狗保姆,每天照料布魯的飲食起居,甚至還包下了洗澡和運動的任務。朋友們戲稱布魯是個「吃軟飯的渣男」,而婧琪則笑著反駁:「布魯才不是,他從不劈腿,也不會讓我失望。」每當她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回到家,布魯總是像忠誠的伴侶一樣,第一時間衝到她的身邊,親昵地用鼻子輕觸她,像在說:「歡迎回家。」
這樣的默契,讓婧琪的生活多了一份溫暖,也為她冷峻的職業生涯增添了一抹柔情。布魯從不繫狗鍊,但也從不會跑遠。每次散步,牠都乖乖地跟在婧琪身邊,只有在大安森林公園這樣的開闊地帶時,才會奔跑起來。但只要婧琪輕輕呼喚,布魯總能準確地找到她的位置,快步奔回。這樣的關係,讓婧琪的閨蜜不禁感嘆:「得夫如此,夫復何求。」婧琪聽後,只是淡淡一笑,輕撫著布魯的頭說:「他是我最好的伴侶。」
--
銳逸無法平倉的部位
林銳逸,MW的王牌股市交易員,已經39歲了,仍舊是個黃金單身漢。但他的單身原因與黃婧琪截然不同。在股市中,他是無所畏懼的操盤手,敢於直面最不可預測的波動;然而在感情世界裡,他卻顯得格外脆弱,甚至沒有任何紀律可言。 女朋友一個接一個,但每段關係都無疾而終。他劈腿過,也被劈腿過,而最深的傷疤來自於他的初戀,當時他深愛的女人背叛了他,從此讓他對愛情失去了信任。
這位外型俊朗、肌肉線條分明的陽剛男子,私下卻像個躲避愛情的孩子。
婧琪常常打趣他:「股市都不怕,居然怕結婚,真是笑死人了!」銳逸則毫不留情地回嘴:「沒人要的債市黃臉婆,少嘲笑我。」這種拌嘴成了兩人日常的相處模式,看似無傷大雅,卻暗藏著某種不可言說的情愫。
銳逸內心深處對婧琪有些好感,但他始終壓抑這份情感。年齡的差距、公司嚴格禁止辦公室戀情的規定,以及他們股債對沖交易間必然的合作關係,都成為他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理由。MW講求投資組合的平衡,股市和債市是兩個相輔相成的部分,因此銳逸經常需要和婧琪密切合作。為了方便交流,他們甚至拆掉了中間的玻璃隔牆,讓辦公室成為兩人無障礙溝通的空間。這樣的安排反而讓銳逸更加遲疑,怕一旦有所行動,可能破壞現有的平衡。
銳逸現在的女朋友是一位年輕的YouTuber,尚未滿30歲,但已經擁有百萬訂閱的龐大粉絲群。 她身材姣好,擁有令人矚目的誇張曲線和纖細腰身,每次直播都能吸引無數觀眾熱情打賞。她是典型的「投資銀行男性夢中情人」,充滿光鮮與虛榮。然而,銳逸的內心卻時常泛起一絲空虛。他知道這不是自己真正渴望的愛情,但仍然無法放手。這段關係更像是一件裝飾品,滿足了他在人前炫耀的需求,而非填補內心的孤寂。
他對這位女友的要求不高,幾乎是放任式的。他拿出黑卡,任由她隨意消費。最近一次,女友一個月刷了超過230萬元,這讓銳逸頗為不悅,卻懶得多言。 他知道,只要他想,關係的結束不過是一通電話的事情。
「表面貴得驚人,內涵卻輕如鴻毛,」他苦笑著反思,這不正是股市中那些虛高的股票嗎?
銳逸的生活,表面看似波瀾壯闊,實則像他交易的股票一般,充滿波動與不穩定。 他對愛情的沒有安全感,讓他在感情中不斷選擇又不斷逃避。在MW的日子,雖然讓他在專業領域風生水起,但心裡的那一隻「空頭」似乎始終無法平倉。
--
希煜難以停損的人生
劉希煜,是MW私募基金的商品期貨王牌交易員,表面看來,他的生活波瀾不驚,卻藏著一段異於常人的過去。商品期貨市場本是充滿高波動的領域,但他卻是個性低波動的人,總能在最激烈的市場波動中保持冷靜。 然而,這種冷靜的特質或許早在少年時代便已深深根植於他的人生。
15歲時,他讓國中同學懷孕,這件事情在學校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老師和教官無不驚愕,認為這將是一場人生悲劇。然而,劉家的反應卻出人意料。他的父母冷靜得令人難以置信,像在解決一樁普通的生活瑣事。他們迅速聯絡女方的家長,帶著一張寫著688萬新台幣的支票,用平靜的語氣說:「親家,我們希煜會負責的。」這筆錢瞬間讓女方的父親從盛怒中冷卻下來,甚至露出了意外之喜的神情,原本已經打算好要把希煜父母大罵一頓的女方爸爸,看到支票的瞬間像是中了樂透,默默的閉嘴了,隨後一切都被安排妥當。
婚禮在沖繩一座潔白的海邊教堂舉行,當孩子出生時,劉希煜才16歲,與他的妻子和新生兒組成了一個看似早熟卻溫馨的家庭,三個人加起來才30多歲。為了讓這個年少成家的家庭有更好的未來,劉希煜的父母將他們送往美國,他也因此完成了學業。這段經歷讓他在面對市場高壓時,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冷靜,彷彿人生中的大起大落早已在少年時期經歷完了。
在MW的眾多投資案例中,劉希煜的表現堪稱傳奇。他在金融海嘯期間抓住了原油期貨的波動機會,憑藉高槓桿操作,將一位台灣塑化富豪的資產翻了四倍,為自己贏得了名聲與地位。當他的老闆為此發放高達7億元的獎金時,劉希煜僅僅淡淡地說了一句:「謝謝老闆。」連頒獎的人都比他還要激動。這份冷靜,是他在商品市場叱吒風雲的關鍵,也是他與眾不同的標誌。
然而,這樣的冷靜也讓他對MW即將到任的新CEO毫無特別感受。黃婧琪和林銳逸對新CEO的到來既警惕又不安,但劉希煜的內心卻平靜如水。他的面無表情甚至讓其他人誤以為他同樣不滿。然而,對他來說,新CEO的到來不過是職場的一次變動,他並不擔憂權力的轉移或資源的重新分配。
他像往常一樣,結束交易後回到家中。劉希煜的住所是信義區的陶朱隱園,這棟價值高達20億新台幣的頂級建案是他家族的名下產業。劉希煜的家庭生活,表面看來光鮮亮麗,但實則充滿了壓抑和妥協。他的妻子是他少年時期的伴侶,但早婚和缺乏教育讓她的個性變得偏激,並帶著富太太的驕傲。這段婚姻,更多地是一種責任的延續,而非愛情的結果。
劉希煜將所有的財務帳戶都交由妻子管理,對她的要求也是無條件滿足。他的想法很簡單:「只要她要的,我就多賺一點,避免爭吵。」 這種態度讓他的生活似乎少了些許波折,但也因此失去了情感的深度。他與妻子的關係,更像是一份責任的履行,而非真愛的結晶。這與林銳逸對愛情的逃避有著微妙的相似,兩人都在感情中選擇了妥協,只是形式有所不同。
對外,劉希煜是MW最穩定的績效來源,連年創造高額的收益;對內,他卻是一個對生活的本質幾乎不抱期待的人。商品期貨的高波動,與他一成不變的婚姻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劉希煜時常會獨自一人爬上象山,在山頂俯瞰台北夜景,尋找一絲平靜。他明白,人生的波動如同商品市場的起伏,總是供給與需求的角力。 可偏偏,他的內心世界,似乎永遠無法找到真正的「平衡點」。
商品市場的波動劇烈,而這正是劉希煜的舞台。他的天賦讓他在這片高風險的領域游刃有餘,多次捕捉商品行情的巨大波動,創造驚人的績效。他一年從商品市場獲得的獎金動輒以億元計算,足以讓旁人艷羨不已。可即便如此,他內心深處的孤寂與不快樂,卻如陰影般難以驅散。他深知,商品市場的本質是「供給需求」,但人生中的快樂需求,似乎總是與金錢供給不匹配。這種「錯配」,即便他身為經濟學博士,也難以調和。
儘管他在職場上無往不利,生活卻是一地雞毛。28歲的兒子不僅一事無成,甚至頻頻闖禍。上個月,他的兒子因第三次酒駕又惹上麻煩,賠償金高達數百萬,卻絲毫沒有悔意。對劉希煜而言,這似乎是一場富人的嘲諷劇:上帝賜給他巨大的財富,卻送來一個無能的兒子作為「代價」。
對於這樣的情況,希煜的父母倒是看得開。他父親曾經對他說:「沒關係啦!家族哪能代代都娶到聰明賢慧的老婆。我當初娶你媽的時候,她連煮飯都不會,現在還不是把公司管得很好。」看著父母這般樂觀的態度,他內心五味雜陳。平靜與樂觀似乎是刻在他基因裡的密碼,讓他能夠繼續面對困難,但那些壓抑的情緒卻在心底慢慢堆積,難以完全釋放。
站在象山山頂,俯瞰著城市的燈光,他想著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責任,還有那早已無法回頭的婚姻。這座城市的繁華,與他內心的孤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對他而言,人生如同商品市場,總有起伏與波動,但某些錯配的結果,卻無法輕易「停損」。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