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質台股】20250706(日)- 台股2025年5月份營收17家創歷史新高,幾乎都與AI伺服器和半導體製程有關

作者:納蘭雪敏

圖為旺矽董事長葛長林。


台股原本5月份營收在6月10日就全部公布完畢了,但這次我寫的比較慢。從族群來看,仍然是以AI相關的帶動的系統廠和AI相關供應鏈的業績最好。

新台幣今年2025年市場大升值影響,也必然影響以新台幣計價的利潤表現。

智邦 (2345)營收年增108.3%,月增2.8%,受惠AMAZON的AWS

智邦的業績仍然持續往上走,不過股價已經出現比較大的震盪,不過2025年6月12創下812元新高後就沒有再突破。這個月營收來到182.8億元,但跟上個月177.8億元相差不多。

緯創(3231)營收年增162.1%,月增55.9%,受惠GB200持續成長

緯創2025年5月筆電出貨量達180萬台(月增5.9%)、桌上型電腦出貨110萬台(月增46.7%)、顯示器出貨85萬台(月增13.3%)。第二季PC產品線出貨量預估成長雙位數,進一步支撐營收增長,顯示PC產品出貨似乎5月份有一定的熱潮。

緯創為市場首家正式放量出貨的GB200 ODM廠商,帶動營收大幅成長。法人預估,AI伺服器相關業務(含基板、機櫃等)2025年營收占比將達50%-60%,並實現三位數年增率,推升整體營收表現。預估緯創第二季的每月出貨量達到500到1,000櫃,下半年GB300即將推出。

不過緯創上個月營收僅有1337億元,本月直接突破2084億元,很可能4月受到川普貿易戰暫停出貨以及供應鏈相關影響。

奇鋐(3017)營收年增87%,月增8.47%,營收連續兩月突破90億元,2024年5月29日807.48元新高,4月9日創下340.5元新低,為AI散熱模組重要的供應鏈。

奇鋐(3017)上個月營收突破90億元,這個月持續在90億元,顯示散熱的狀況還是不錯,但股價目前難以突破還原後2024年5月29日的高點,也顯示市場現在不看好成長的力道再往上,此外因為新台幣今年2025年大升值影響,也必然影響以新台幣計價的利潤表現。

信驊(5274)營收連續四個月都在7億元以上,年增55%,月增2.95%

信驊(5274)是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BMC)晶片設計廠商,市占率居全球第一。BMC晶片廣泛應用於伺服器、資料中心及雲端運算設備,用在遠端監控、管理硬體狀態(如溫度、風扇速度、電源管理等)。隨著AI伺服器及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成長,BMC晶片需求強勁,成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占2025年營收約88.1%。

另外一項業務是影音延伸控制晶片(如KVM over IP),用於多電腦切換器及遠端管理解決方案,應用於企業IT設備及數據中心。

不過IC設計利潤高,爆發力強,但目前來看每月8億元營收的市值能值1940億元市值(5182元)嗎?可能股價的預期已經跑得非常前面了。

技嘉(2376)營收年增108%

上個月也是營收創新高名單,技嘉(2376)法說會也特別提到,AI PC升級循環與AI伺服器需求帶動公司對未來的信心,技嘉出口美國營收占比低於20%,目前公司產能約三成位於台灣,主要負責高階產品生產。面對政策不確定性,技嘉已於美國及馬來西亞設立新產線,並已開始小量出貨。

特別是與北美及歐洲雲端服務商的合作,推升了營收表現。2024年來自美國及加拿大的營收占比顯著增加。

金像電(2368)營收年增39%,2025年5月22日新高255元,2025年4月9日142.5元新低

股價算是優先突破300元大關,股價比較有往上跑,以市值1478億元來看確實比較低估,畢竟過去四季本業利潤有88.8億元。

主力產品在100G/400G/800G交換器,2025年看400G/800G是成長主力,以今年2025Q1來說伺服器占比重約72%、網通占14%、NB占9%、其它占5%的水準。市場預期2025年800G交換器的滲透率將翻倍成長至15-20%,帶動金像電網通板營收,產品約占營收15%。高層數交換器板的需求增加進一步推升營運表現。

金像電2025年第一季產能滿載,泰國新廠預計第三季貢獻營收,總產能較去年底增加7%。同時,產品組合優化及良率提升使毛利率回升至約30%,增強獲利能力,智邦跟金橡電都在反應這類800G市場的強需求。

旺矽(6223) 營收年增50.7%,股價2025年7月4日創1080元新高。

市值985億元,過去四季本業利潤29.4億元。

旺矽是全球前五大探針卡廠,專注晶圓探針卡(占營收50.6%)與半導體測試設備(占31.7%)。隨著AI晶片(如輝達GPU、ASIC、網通晶片、FPGA等)需求激增。

先進製程(3奈米以下)對高階探針卡的需求增加,旺矽的垂直式探針卡(VPC)與微機電(MEMS)探針卡訂單強勁。

2025年5月營收達12.09億元,年增50.67%,累計前5月營收50.11億元,年增36.17%,反映AI驅動的高速傳輸晶片測試需求成長。法人預估2025年VPC營收年增35%-40%,MEMS探針卡進入放量期.。

旺矽積極擴充VPC(月產能已於2025年第一季從90萬針提升至120萬針)與MEMS(預計2025年第三季從40萬針擴至60萬針)產能,以滿足AI及HPC晶片測試需求。此外,湖口新廠預計2027年上半年開出PCB自製產能,自製率目標提升至50%以上,有助於縮短交貨週期並提高毛利率(2025年第一季毛利率57.39%,年增7.27%)。

旺矽是台灣唯一提供全系列探針卡(CPC、VPC、MEMS)的廠商,VPC與CPC市占率全球第一,MEMS探針卡快速成長。公司已切入3奈米晶圓測試,並計畫2026年進軍2奈米先進製程,鞏固高階探針卡市場的技術優勢。穩固的客戶基礎(包括美系GPU與手機AP大廠)及AI ASIC訂單動能,進一步推升營收。

但今年營收估計只有年增35%-40%,不太適合過度追價。

神達(3706)營收年增118%,也受惠AI Server概念,股價高點2024年12月92.9元

神達旗下神雲科技專注資料中心設置。受惠北美超大規模雲端資料中心及雲端服務商(如AWS、Microsoft等)的強勁拉貨,AI伺服器訂單大幅成長。2025年5月營收達91.35億元,年增117.53%,連續三個月創歷史新高,累計前五月營收年增126%。

公司在台北國際電腦展展示的液冷與高效平台,支援輝達(NVIDIA)及AMD最新GPU架構,切中資料中心對高效電源與快速建置的需求,進一步推升營收表現。

市值817億元,過去四季本業利潤29.7億元,不過股價依然無法突破去年2024年12月初的高峰,目前股價約67.7元,當時股價高峰92.9元。

中砂(1560)營收年增24.6%,營收連續單月突破7億元

中砂的鑽石碟事業部(DBU)是主要成長動能,受惠半導體先進製程需求提升,特別是2奈米製程的放量。化學機械研磨(CMP)製程道數增加(最先進製程已達50道,每節點增幅5%-10%),帶動鑽石碟使用量顯著成長。

中砂在3奈米製程的鑽石碟市占率超過70%,2奈米製程市占率更高達80%以上,客戶包括台積電、英特爾等大廠。2025年6月鑽石碟業務年增率估計達雙位數,成為營收成長的核心推手。

中砂的晶圓事業部(SBU)占營收約51%,主要提供12吋及8吋再生晶圓與測試晶圓,2024年維持滿載。儘管價格面臨壓力,平均售價受矽晶圓供應商價格天花板影響,但高階記憶體(如HBM)需求增加,2025年第三季單月出貨量預估為年初的3倍。

2025年第三季將新增3萬片12吋產能(達33萬片),2026年進一步擴至40萬片,支撐營收成長。

中砂於2025年1月收購日本三井研磨株式會社(MKS)及泰國Mitsui Grinding Technology(MGT)砂輪子公司,4月起開始認列營收,顯著提升砂輪事業部(ABU,占營收約17%)業績。日本及泰國市場的業務拓展,結合高階砂輪需求回溫(如ABF載板相關),推升整體營收表現。

不過股價依然也沒有突破2024年10月的高點398元,2025年7月4日僅有320.5元

亞光(3019)營收年增22%,股價最高點於2025年2月211.54元。

市值352億元,最近四季本業利潤19.6億元。2025年7月4日股價126元。

亞光是特斯拉(Tesla)車載鏡頭主要供應商,鏡頭被譽為自駕車的「眼睛」,支援Robotaxi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2024年車載鏡頭出貨量達1099萬顆(年增63%),2025年預估維持1200萬顆,營收占比約14%。與韓國LGIT合作開發除霧、抗輻射等高階車載鏡頭,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菲律賓新廠預計2026年下半年投產,車載鏡頭產能可望提升15%-20%。

無人機及運動相機鏡頭需求倍增,2025年營收預估從2024年的20億元成長至40億元(年增100%),營收占比從9%提升至15%-16%。此成長來自消費性影像應用及新興市場需求,特別在北美及歐洲。

手機稜鏡(多片稜鏡聯合直立式望遠鏡及連續光學變焦)營收從2024年的6億元成長至2025年約8億元(年增33%),受惠於高階智慧手機升級需求。瞄準器業務預估成長30%,營收從10億元增至13億元,應用於安防及軍事領域。

亞光積極布局機器人視覺系統,與日本、美國、歐洲客戶合作開發人形機器人視覺鏡頭,目前處於送樣階段,預計2025年小量生產。特斯拉第二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及Robotaxi計畫為長期利多,市場預期亞光將受益於機器人市場爆發(2035年全球機器人市場預估達13億台,CAGR超14%)。

剩餘創新高的公司

洋基工程、台船、華泰、華建、是方雖然營收創新高,不過這些多半都是會認一次性收益的性質。LINEPAY則上市還不足一年。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