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0今日選股(四)-FED會議後黃金大暴漲 ,失控的長榮空服員


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文章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連結
2019贊助好友方式-->點擊連結



在每一次行動以前,不管你是要投資、搞罷工做人生決定,你一定要先多聽別人說,搜集資料、看書、做準備活動,投資的金額越大,搞得罷工規模越大,你就要越多的準備工作,因為通常你做得越多看得越廣,才能了解一家公司是怎麼來的,我們是怎樣才有今天?

自由主義與右派的精神是每一個人都有追求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薪資,更好的環境的自由,這是作為一個人的基本人權,但這次長榮航空的罷工完全無法得到我的支持,因為協商的過程,正凸顯長榮航空的高層擁有極高的理性與智慧,甚至每一次的安排提出的數據都是國際級的飛安與工作時間作為佐證,他們做參考的資料從來都不是因為我覺得我累了,還是因為我不高興,長榮航空的高層這幾年在油價起起伏伏,世界局勢動盪之際,還是繳出了很好的成績單。



以過去三年長榮航空的本業利益來看
2016年是71億
2017年是87億
2018年是89億

已經連續三年出現本業經營的成長
涵蓋業外損益與稅額後

2016年是35億
2017年是58億
2018年是66億

對這樣的財務表現實在一點也不意外,因為這個團隊的經營是用腦子,用理性再做判斷,不是隨便做決策,在長榮航空創立的1991年開始起算,整整將近29年內長榮航空不曾發生任何一起導致旅客死亡的飛安事故,這是台灣航空史上的一大驕傲,更是很多歐洲航空公司無法達成的成就,靠的就是許多機師都知道非常扎實的訓練,以及精準的SOP才有今天的成就,如果你常搭飛機就知道,長榮的機票比起華航等很多航空公司都要更貴,且票非常不好買,很多熱門時段的票,聯航都還有位置,長榮的票就全部賣光了只能排候補,高價的商務等級倉位也早早就賣完。

長榮對於我而言也是人生第一次飛行選擇的航空公司,對於他們經營管理與飛航安全的努力,相信這家國籍航空是台灣人的驕傲,但可惜的是今天也是長榮歷史上第一天發生空服員罷工的事件。

在這場協商過程中,第一個問題就是空服員希望爭取更高的日支費,所謂日支費就是指俗稱的外站津貼,他是空服員飛到國際航線比如妞約,當地晚餐加上隔天的中餐與晚餐,總共三餐在再次起飛前,要吃這三餐的時間,因為飯店有附送早餐,所以三餐的費用以報到到報退,下面這個表就顯示長榮管理的數據化,就現階段,以計費的時程來看,長榮的計費比華航起飛到降落還更高,因為長榮還包含了報到與報退時間,這通常就如長榮說的會多2-3小時,且長榮不是不願意調整,就如所說這團隊是用腦子在經營,但工會卻只想比照華航,而提不出具體的航點不足已支用,但工會的廖以勤理事,卻都沒有針對數字去提出科學上或是實務上需要提高的因素,而只是以感性爭取提出許多小故事和心理感受,這不是談判,這是訴諸委屈但卻說不出個準確的數字。


並且因為工會把禁搭便車綑綁日支費,所以談判更顯困難。

我做過老闆也做過員工,當我還是社會新鮮人時,我也對老闆很不爽,賺錢都不分,賺多也是給這麼多,賺少也是給這麼多,心裡充滿不平衡,但我有一個很好的習慣,當我心裡不平衡我就會想去解決,所以用很多管道去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待遇,後來我發現為什麼一個員工會無法提升待遇,有以下幾種原因是我看過很多書與問過很多前輩得來的結論:

1.首先你處在的國家和地區會決定你薪資的等級

你不可能在印度上班擁有台灣的薪資水準,更不可能在非洲找到IC晶圓設計的工作,有些地區與國家是根本沒有這種工作,你想做也沒得做,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年輕人在台北新竹求學完還是要繼續待在台北新竹,因為這些科技公司都在竹科內湖,你不在這裡上班別說薪水多少,連工作機會都沒有,而以軟體工程來說,在台灣最資深頂級的軟體工程師有200萬的年薪就非常好了,但在矽谷,你只要一畢業被世界一級的軟體公司,如微軟、Google、Facebook、Apple等等錄取,一開始的年薪通常都是介於18萬-25萬美元這個等級,這是碩士畢業就有的薪資水準,大概就是台幣540萬到750萬左右,我自己的堂兄弟就在美國軟體公司上班,所以我可以告訴你這是真實發生的,且如果你會AI等更熱門的技術,可以一畢業就拿到年薪千萬,但同樣的我也要告訴你像是史丹佛美國一流的學校,他們在學校就非常扎實的訓練你的程式邏輯和實作許多專案,所以畢業的時候他們不會發生像是台灣的學生寫過的笑話,台灣交大的學生曾經在自己的Blog寫了一篇關於怎樣創作一台自動手搖飲料機器的過程,他找來了機械系的學生、他自己是資工系的學生、但得出了一個這樣的結論:

順便附上這篇連結給現在已經40歲的人了解一下,過了快20年,台灣的教育還是這樣:
資工系的學生不會寫程式,機械系的學生不會做機械。

http://opass.logdown.com/posts/1295129-1295129-the-story-of-auto-beverage-machine-4

所以地區的教育程度與文化就先決定了你的薪資與工作機會,你今天想做品牌時尚經理,問題是台灣根本沒品牌啊?你怎麼找這份工作?日本最近有一個很有名的家庭主婦,寫了一本驚天的名書,這本書在台灣我記得應該是去年我買的時候,我翻開背面已經是80刷的樣子了,這本書名叫做<令人怦然心動的整理術>,作者叫做近藤麻理惠。

這本書的作者還上了美國知名企業Netflix的影片,2015年他被時代雜誌選為百大影響力人物,你心裡想的一定是WTF? 整理家裡可以變成世界名人?對,其實近藤麻理惠的整理方法說穿了就是經濟學已經寫入理論的厭惡損失以及沈沒成本,這兩個概念。

你為什麼難以停損股票,為什麼捨不得把東西丟掉,就是因為這兩個困擾你的人性,賈伯斯唸一唸就休學的里德學院最注重的就是人類學,我們人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今天這樣的行為與心理,所以雖然我還沒看到賈伯斯有提到這段,但我可以猜想至少賈伯斯有接觸過這樣的課程,所以才能設計符合人性概念的產品,他對消費者心理的掌握與重視,是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相比的,才創造出世界最大市值的公司-蘋果。

2.你的家庭與價值觀決定了你的薪資等級

就算你現在是美國公民,美國人的貧富差距也不算小,你可能很窮也可能很有錢,但雖然不是一定,畢竟也有賈伯斯這種窮光蛋變成富豪的例子,但他還是有正相關,比較差的教育會給你差勁的情緒管理,差勁的學習環境,差勁的家庭教育,所以即便是賈伯斯雖然是窮光蛋,但至少他的養父有不算一份中產階級的職業,還能拼拼湊湊念全美最貴的學校,所以表示他們家庭教育還是很重視教育,但真正更貧窮的家庭,他們是連讓你唸書的可能都沒有,一輩子都在最底層,無法脫貧,所以當時柯文哲說網路是窮人脫貧重要的基礎建設

當年毛治國當行政院長的時候,偏鄉的網路也是他牽過去的,這些事情沒多少人知道,更少人知道的他是MIT(麻省理工學院,不是台灣製造)的博士畢業的,所以你的家庭會影響你的教育背景,你的教育背景與價值觀會影響你的薪資,我非常堅信改變台灣工資階級的價值觀,才能改變台灣的經濟與產業結構,所以這個價值觀的工程,是貫徹在我每天寫在冷血投資的文章裡的。

3.產業決定了你的薪資等級

前面兩個如果很幸運的,你出生在了美國,也出生在了一個很好的家庭,比如比爾蓋茲的父親的律師家裡,或是Facebook創辦人的牙醫家庭,那你已經有很好的起頭了,但這時候選大學科系時你要選對或者至少就算選不對你的興趣要對,如果今天佐伯克的興趣是去做木工,那Facebook可能是別人創立的不是他了,目前美國最年輕的百大富豪內,30歲的佐伯克代表了社群網路,40歲的兩位Google 創辦人代表了搜尋引擎與網路付費廣告業務的結合,實際上Google不是一家科技公司,他的本質是廣告公司,是利用科技獲利的廣告公司,而免費提供給全世界的服務包括我現在在用的blogger,就是他們搜集資料與精準化搜尋和廣告數據的大數據,所以大數據已經做幾十年了,根本不是新興產業。

這二十年要選對國家,選對家庭,選對產業,你才能有高薪,在美國最高薪的行業就是軟體工程師再來才是醫生與機師。

4.公司決定了你的薪資等級

就算你的國家、家庭、產業都對了,再來還要選公司,今天就算是一流的軟體工程師,業界都知道Amazon的收入是低於Google的,而且差距還不小,可能是一年差距10萬美元台幣300萬的收入,這是因為兩家公司有不一樣的獲利能力,所以今天像工會提出長榮空服員要比照華航,這是非常可笑的,這就像是同產業的Amazon員工要求與Google薪資一樣,不是Amazon想不想,是他能不能的問題,即便能發到這麼高,也要給股東交代,還要儲蓄資本替研發和投資設備做準備,公司會決定你的薪資等級。

5.部門與主管決定了你的薪資等級

以上四個你都對了都最高了,現在換主管了,這時候你進到了Google,年收25萬美元,但很不巧的,你被分派到了一個Google的網路技術文件管理部門(這我瞎掰的,但我猜他們一定有這種部門,不然網路那些官方文件誰寫的?),因為這部門沒有什麼業績的重大貢獻,所以薪資低於搜尋引擎與Google Adwords等主要盈利部門,於是你失去了好幾次升遷機會,與你一起進來的同事年薪已經2000萬台幣獲得很好的分紅,你還是1000萬出頭了,兩者相差一倍之多。

主管給你的考績在台灣公司更嚴重影響你的薪資與績效,但在美國與外商,通常會傾向比較全面的考績平等,比如以前我的做法是一個人的績效是他的主管、同事、接觸的跨部門窗口、客戶都會評分,權重比較高的會是客戶,而如果沒接觸客戶的內勤職位,就單純會傾向主管與同事給分後去除統計上的極值,所以我覺得柯文哲之前對台北市政府局處首長的考核也很正確,他說如果100個人只有2個3個說你很爛,但98個都覺得不錯沒意見,那你一定不錯,如果100個人只有2個3個說你很好,就算你自己說沒問題,也一定哪裡有問題,這種考核我認為是所有台灣公司都要深入的,但偏偏台灣企業信任權威文化,官大學問大,在國營事業政府機關,什麼考績輪流打的制度橫行無阻,台灣民間還是政府機構不貫徹績效評核制度導致無法提升士氣與汰弱留強,就如我之前英國海關赫德的文章一直提到,審計財務審核人事是組織提升績效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6.性別也決定你的薪資

無論在美國還是台灣,我可以告訴你,同工不同酬的狀況在民營企業是常見的,這是不能說的秘密,但也是公開的秘密,大家都知道,少數如軍公教等政府機關國營事業因為有社會監督的壓力,不可能有同工不同酬的狀況,但你自己看看坐在高層主管的男的幾個女的幾個,就知道拉,你說沒有性別歧視還是女生能力比較差,這都無法解釋比例為何如此懸殊,所以性別是重要的決定因素,且越高的階級薪資差異越大,底層的作業員等工程師薪資差距大概是20%,高層可以差到40%,以前我參加一個論壇,與會的都是兩岸三地的有頭有臉的人物,有些還是上市公司,然後下午在飯店有一個參加的人數比較少的茶會,剛好提到這件事情,有一個老闆就直接說,用女生很簡單最主要理由就是便宜,一樣的位置,女性的穩定度高,薪資相對低,但離職率低且不容易跳槽忠誠度也比較高,其他老闆我可以看出大家也都認同,這與我的經驗也相符,所以女性在職場保證是比較吃虧的,但要處理女性在職場的問題真的很不容易,因為男性絕對不會告訴你,因為你是女生所以我給你比較低的薪水,但我自已看過公司的薪資甚至主管都會直接暗示,我把女性的調薪給太高了違反公司的文化,因為他們認為男性要養家,女性不用,對此一開始我曾經溝通過幾次,但根深蒂固難以改變,最後隨波逐流了,導致後來我也很討厭去聘用女性與幫女性升職,因為這等於給自己找麻煩,我相信很多社會上的主管也都不是不想幫女性升職與錄取與加薪,但每次都會遇到這種問題,而且同樣的動作,男性就不會有這種問題,女性就會有,就可見台灣社會的狀況,美國你不要以為比較好,Google還曾發生過女員工調查同級別工程師發現自己薪資低人家兩三成,非常不爽串連,連結如下:

https://www.storm.mg/article/331749?srcid=7777772e73746f726d2e6d675f31353964663835353465363765303334_1561044254

結果經過數年努力,Google宣稱今年達成女性員工平均比男性高了!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9/03/08/google-salary-issue-with-gender/

我是不信拉,你信不信隨便你,除非今天董事長是女性,CEO女性,超過50%員工女性,這樣我就可能信了。

好了,屁了六大項了,這下子你大概知道6種決定你薪資的關鍵因素,但撇除國家與家庭我們不太能選擇,你出了社會專業也學完了,工作也做好幾年或十幾年了,性別也沒辦法加一條生殖器來增加(在美國真的有人因為變性被減薪,落實我性別歧視其來有自),所以如果你在民營機構我認為選擇地區、公司、與相關產業,這三個是你最有機會加薪的,而且如果可以你最好再多學一些專業看能不能跨行類似的,特別如果你可以學一些泛用性高的能力,比如像是學日文,你就有機會因為會電子專業但就有機會到日商或者是日本工作,一門語言就打開了你的路,而英文更不用說,現在其實很多台灣工程師有些實務成果的都往美國求職發展了,上班幾年就能存到台灣辛苦奮鬥一輩子的薪水,這些追求更好的薪資與生活的真實故事,都是自由主義裡面和傳統台灣價值那種努力就會成功的現實版。

所以回到源頭,長榮的空服員如果這麼優異,直接離職到其他公司上班可以爭取更高的薪水,不要浪費自己的生命與時間,因為罷工以後,長榮航空要面臨旅客賠償,公司無法營運,空服員都不是沒有能力的弱勢勞工,你對長榮航空不滿,憑著資歷到其他國際級的大航空能力夠一定能有更高的薪水,如果能力不夠,想靠罷工要求公司加薪,這在經濟學術語叫做停滯性通膨

停滯性通膨非常有趣,因為他的學術定義是物價與失業率同時上升,因為一般來說飛利浦曲線裡面認為失業率上升物價就會下跌,這很好理解,景氣不好的時候,廠商貨賣不好就會降價換取需求提升,但停滯性通膨卻不會,當年中東石油危機,作為世界重要的產油國家,雖然經濟不好,但油價依然非常貴,那也是當年為什麼利率那麼高的原因,就是為了抑制油價,這種現象的發生就是必然是某種資源獲得類壟斷的地位,像是政府現在推風電漲電價就類似,因為你不能選擇我要用核電還是風電,他是打包販售的綁架概念,就像過去的第四台品質差內容差逼你全部都要包月買,後來出現了MOD與網路內容,第四台我早就不看了,因為出現替代需求了,網路可以選台,可以不用廣告,現在Netflix一個月三百元看好看滿,何必再去租第四台虐待自己?

所以長榮航空在大規模的員工罷工下,你要求公司做停滯性通膨的加薪,那就是總量掠奪,什麼叫總量掠奪?在公司如果有獲利更多的狀況要求把多的分配,這樣我相信每個老闆都會同意,只是比例問題,或者空服員能提出什麼方案降低工時卻可以增加獲利,比如更好的服務,更好的績效評估制度,然後達成目標後公司獲利工時降低,空服員勞動條件改善,公司獲利增加,股東配息也增加,這種通膨就是健康的,但你現在要粗魯地叫公司把獲利吐出來給空服員,而且告訴長榮高層,禁搭便車,也就是我們這些來罷工的才有福利,沒來罷工的沒有,那不就擺面變相增加罷工誘因,未來大家罷工吵架就能加薪,為什麼企業不喜歡加薪?

因為加薪是長期固定成本的增加,營運企業的人都知道,明天生意怎樣沒人知道,明天永遠有未知的風險,有天氣,飛安,各種考量,但固定成本大家都設法降低,像長榮也積極採購低耗油的飛機,就是降低油價的不確定因素,讓每個月的固定支出降低,如果可以哪個人不想每個月花更少的錢享受同等的生活品質?

所以為什麼勞資沒辦法取得共識,因為勞工只看到老闆不給錢不分配的那面,關於財務理論與經濟學根本不懂,空服員上了飛機就是注意今天哪個旅客有什麼狀況,VIP叫他先上車,固定時間送餐點,為什麼空服員與機師的薪水一個月可以差到10倍?

說穿了就是經濟學的供給與需求問題,空服員的供給多不多?每年只要航空公司開缺,甚至考空服員都能變成一種產業,排得滿滿的漂亮面孔給航空公司選,對航空公司來說,稀缺性太低,這也是所有工作的特徵,但錄取後的空服員,就如很有名的補教名師陳子璇,也曾說空姐就是高級的服務生,所以他合約一結束就離開了他學生時代夢想的工作,所以我一開始頭就告訴你,做所有行動前,資料準備先做好才作戰,別一開始就腦衝,而你要航空公司與旅客為了你的罷工買單,社會上多數人相信是無法接受的,不信下次你訂票前這樣問:

為了長榮航空空服員的福利著想,以下提供您付費的選擇

1.支持空服員更好的福利,旅客此次機票+1000元
2.不支持,機票原價

服務一樣的狀況你看看是按1的多還是2,是我一定按2,我從來不會在價值沒有增加的狀況下購買更貴的服務,要收費更高可以,要有更好的服務與附加價值。

那我們再換一下

1.為了支持空服員更好的福利著想,空服員服務機票價格+50%
2.沒有空服員服務,機票降低30%原價

我跟你說保證很多旅客選2,水果飲料餅乾通通機場買一買才多少錢?
一張飛美國2萬的機票,2萬*0.3=6000,瞬間省下6000元。
飛機餐給你吃的才多少錢?

所以為什麼標題寫失控的長榮空服員,當年在2017年時空服員就曾抱怨自己工時太高
當時長榮航空是這樣回應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221002739-260405?chdtv

長榮航表示,組員排班班型來回共計3個日曆天,扣除機場往返飯店之交通時間,空服員在舊金山當地休息時間為25小時40分,該班型符合AOR疲勞法規至少休息20小時之規範

同時也用總體數字告訴你
空服員人數已由2015年3,000名增加至現今超過4,600名,增加比率超過50%,空服員離職率也由2015年的8.5%降至現在的3.4%

綜合考量該排班的起飛、工作、休息時間,以及時區跨越對生理時鐘與睡眠影響等因素,計算出此航班的BAM值皆處於2,500-7,500「適當機敏指數區間」,疲勞度並未超過歐美先進國家認定可接受的範圍。

你喊的所有勞動條件表示長榮航空高層全部都有納入管理,所以這次工會為什麼難以得到社會輿論的支持?因為你所有的條件都提不出具體且具科學管理背書的數據,直接被理性一拳擊倒,全部訴求的都是情緒,而情緒是無限上綱的,乾脆說通通別上班也能領薪水好了,在另外請一批空服員來上班,你不提依據與要爭取的,終究就是場小孩子的家家酒,我可以理解或許真的有空服員覺得很累,需要多休息,因為數據是數據 ,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以前我有個屬下打死不加班,他說只要加班隔天就沒精神,他的睡眠時間要多人家4小時,每天睡不飽12小時就沒力,那問題就來了,我直接告訴他,因為你不加班做的事情比人少,別人要幫你做,那錢就別人幫你領,我可以同意你不加班,他也同意,他的同事幫他做工作的人都能多領一份績效獎金,所以大家皆大歡喜。

交易就是這樣,不可能長榮航空沒有多賺錢要多發給你錢,我來當長榮航空CEO一樣拒絕沒有依據的罷工,此例一開以後沒完沒了,且發生一次,長榮航未來必定想辦法找彈性人力或者與其他航空簽訂支援,大家共用空服員人力的計畫會慢慢成形,以後空服員罷工根本沒用,你會變成議價能力更低的工作,整體拉低空服員的薪資,高層那些人受過的教育與能力你看他怎麼應對就知道,每一個回覆都能用數據參考,所以為什麼2017年底一路弄了一年半勞工才罷工,工會提出理性訴求的能力太差了

寫了這麼多,希望所有辛苦的上班族能理解,冷血投資希望你可以找到比現在薪資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老闆,更好的產業,贊助我們更多的錢,你更好我才能更好,這是一個互惠的關係,我相信這世上有太多惡劣的老闆,應該遠離他們,排斥他們,你值得更好的,但方法要正確,不要浪費自己的生命增加負能量,陷在仇恨的漩渦中是沒有用的,勞方不能理解資方的妥協,彼此尋求接近的共識只是在浪費你的生命,我也很想堅持老闆賺的錢通通都該發給員工,問題是如果是這樣,那請問誰還要開公司?

承擔風險的人卻沒有辦法獲得利潤?你去投資股票你承擔風險,公司把獲利通通發給員工,你可以接受嗎?是我一定也是問,現在員工的薪資與同業比較狀況如何?

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好就在於它賦予每個人改變人生的機會,雖然上帝可能給了你不好的國家、不好的家庭、不好的產業,但就像墨西哥人死都要到美國一樣,人類天生的靈性與智慧指引人們追求向上的動力,所以要運用這種智慧與能力去提升自己的生活水準,陷在負能量與罷工是沒有用的,只是一種短時間的停滯性通膨,長期而言還是上面那六大因素決定你的薪資。

另外我們薪資存下來的,請投資在你自己身上,在冷血投資付出一點錢幫你的投資智慧加值,所以下面我們要來談FED會議後的黃金大暴漲

昨天的FED會議,今天一開盤我最意外的是債券市場沒有太激情,但黃金瘋狂噴出今天00708L大家都看到了,盤中上漲高達5%之多,冷血投資又再度領先市場成為最大贏家,你的朋友很多人還陷在科技股套牢何時要賣?

被人連連稱讚的金融股玉山金,今天還下跌,黃金今天表現創下今年以來首次打敗大盤,今年以來投報率已經來到12.85%了,你去買哪隻定存股一年給你12%的殖利率?

綜合一下昨天FED的說法

與預期一致,利率沒有調整,但點陣圖也就是委員會的委員已經有8位認為今年需要降息,這與期貨市場預期的機率很接近,下個月就有70%的機率降息,明年從點陣圖來看也從升息一次進入降息一次,這次在深度文我也有更提早就拿出數據警告降息循環已經展開。

且FED同時調降今年的通膨預期,也就是預期今年美國景氣將會更差,看到這份FED報告在看到前幾天川普與習近平的準備會面,忽然豁然開朗,你就是知道股市不行了才趕快面談要來拯救美國經濟了,不然美股垮掉,美國經濟硬著陸明年就不用選了,但我對FED與川普能否即時來得及挹注流動性很懷疑,現在時程到九月都還是停止縮表都還沒有改變升息實際地狀況,我認為很多投資銀行寫的報告很好,昨天就應該降息和停止縮表讓市場知道應對景氣FED是很敏感的,市場才會挹注在貿易戰的信心,否則像深度文的多個數經濟據早就崩盤了,對這樣的結果根本不意外,也早就有了預防與準備,黃金更是早早買好等著漲。

FED也同時移除耐心的字眼,表示隨時準備好面對危機,這樣的談話大家應該自己有心理準備了,股市崩盤在半年內幾乎是確定發生,但我今天收到一封信我這裡順邊回,他認為這次不像是網路泡沫與金融海嘯,我認為現階段來看是沒錯的,我也認同,但全球債務遇到相當嚴重的違約風險,這次就看違約的狀況如何,如果債券市場真的監管得宜,大家都沒事,那跌幅可能這次台股頂多就到7000-7500點就落底了,這是最樂觀的版本,悲觀一點我認為這次應該沒有3955,比較悲觀的劇本我認為在5500-6000點落底,但落底的時間點反正現在大崩盤都還沒發生,等崩盤發生再來看看,且這次還伴隨波動率的降低,所以我預期今年必然發生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這種瞬間猛爆性的崩盤,因為波動率的降低就跟去年2018年的2月6日那天一樣,都是搞突襲的,必然會有人在選擇權市場準備好狙擊的部位,然後瞬間市場就爆了,這是指美國,至於台灣要不連動也難。

過去的幾個預言都全部準確的命中了,就算當時我預測台股會跌停板沒發生,但也發生了史上最大的跌幅,光這個預言我就敢說全台灣沒半個什麼分析師有那個膽子在五月就預言這種,這也是我很驕傲的一件事情,今天就到這拉,因為時間已經到了凌晨12:30,今天沒辦法再多寫篇深度文,所以明天會補一篇,明天星期五本來應該沒有發深度文我會再寫兩篇補上,在此向2019年的贊助好友表示歉意,謝謝您們。


下圖是20190620日元大黃金正2的走勢圖,且今天創下今年以來該ETF的最高價格,總量5146張。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