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今日選股(二)-高房價殘害消費力,消費力弱化競爭力


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綠色連結
文章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綠色連結



這次總統大選,我幾乎清一色沒看到檯面上的候選人說要解決高房價的問題。
因為目前我的預測柯文哲不會參加競選,所以先以郭台銘的解法來談

在下面這篇商周的報導中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905170016/%E6%90%B6%E6%94%BB%E5%B9%B4%E8%BC%95%E9%81%B8%E7%A5%A8%E3%80%8B%E5%AD%B8%E7%94%9F%E5%95%8F%E9%AB%98%E6%88%BF%E5%83%B9%E8%B2%B7%E4%B8%8D%E8%B5%B7%E6%80%8E%E8%A7%A3%E6%B1%BA%EF%BC%9F%E9%83%AD%E8%91%A3%E7%9A%84%E8%A7%A3%E6%96%B9%E6%98%AF%E9%80%99%E5%80%8B


郭回答「土地取得是最大問題,房子貴都是貴在土地價格,而非房屋的建造價格。」也因此,郭台銘表示,希望政府能不要讓土地價格漲太多,可以透過釋出公有地、便宜的土地壓低房價。
原來,在郭台銘小時候,家裡一直都沒有買房,在他長大後結婚、生子時也沒有房產,當時母親透過標會為他籌得的10萬元,他也全用在創業上,一直到結婚超過10年、兒子郭守正唸初一時才買了第一棟房。
郭台銘建議年輕人:「大家要把自己的先後順序理清,拿到第一筆資金應當去做你應該做的事,應該拿去賺錢、去完成你的理想,如此一來,只要能做到一個程度,房子自然就會來。像是理工科的學生應該要跟會計師學學,資金如何運用投資報酬率最好。」
此外,也有學生直攻台灣的低薪問題。對此,郭台銘分析:「其實在很多高科技製造業要拿高薪沒有問題,低薪問題主要出現在服務業,必須透過再教育、以科技幫助服務業提高效率、再升級來解決,希望大家一起來努力。」

這裡有幾個問題,土地的價格確實是很高,但房地產的價格上漲,如果靠釋出公有地,那一般年輕人是沒有能力買下土地,勢必再透過建商價格又會再度拉高,台灣以前就有曾透過供宅販售的歷史,最後這些公宅轉手仍舊很貴,並無法真正有效的抑制高房價。

到了6月1日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621/1472671.htm



郭台銘今(21)日正式卸任鴻海董事長一職,並且在下班後第一件事搭捷運回家,途中聊天提到,現在的捷運不要再蓋, 而是應該設接駁站,並建議年輕人在市區上班、郊區生活,因為台北的房價不太可能變便宜,這是世界各大都會區都面臨的問題。

郭台銘表示,台北捷運可以發展成環狀線,讓年輕人回到衛星城市,像是現在台北的捷運這麼方便,建議年輕人要在大台北地區買房,可以選擇在郊區置產,因為現在台北房價不太可能變便宜,就像舊金山的地價漲五倍,並認為這是各大都會區都面臨的問題,包括紐約、上海、深圳都一樣。

在經濟發展的周期,我曾說過,戰後的嬰兒是最幸福的,因為面臨戰亂,房子破損不堪,加上人口在戰亂中大規模流失,所以一開始都市的發展,你很容易有點錢就能佔到幾塊地蓋房子,二戰結束後是1945年,至今已經75年左右,所有重要的都市區,過去台北市的內湖南港一片荒涼,信義區也是,現在這些地方都是寸土寸金。

就現實的角度,郭董的建議很實際也很好,但問題是郊區也還是很貴,今天林口三峽甚至更遠到桃園高鐵旁的青埔,林口已經站穩每坪30萬的高價,青埔也至少在每坪20萬上下,且住在青埔到台北上班的交通費單日都要超過一百多元,更別提捷運轉乘等時間。

對於一個年輕人而言,他每天三萬多四萬多的薪水,在大台北地區生活,租房子就要去掉1萬元左右,生活費再1萬元,生活雜支或是有學貸的人,幾乎是每個月到月底都是口袋空空,如果家中父母經濟狀況不好那更別說了,存錢這件事情真的想都別想。


而我用韓國瑜 房價這個關鍵字組合去搜尋,關於韓國瑜只有看到高雄開放陸資進場買房解決財政問題的新聞,他對房價政策似乎都沒有太多的著墨,我一直看不到韓國瑜對他政策有比較細節與方向性的重點,這一直是他很嚴重的問題,甚至無法得到中間選民認同的重要原因,韓國瑜的選票幾乎清一色都是藍營的基本盤,而沒有辦法往中間靠攏,跟他的政策論述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最後是蔡英文在五月初與知名團購主486先生的對談,關於高房價到2分40秒就結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70&v=b14qbmDjtKg
主要蔡英文提到的關鍵就在幾點
1.減稅
2.政府帶頭加薪
3.公共住宅

減稅的議題我們提過,這只不過是降低所得稅但變相提高營所稅挖東牆補西牆的做法,企業會把加稅的部分反映在物價上,而政府帶頭加薪3%是在2018年,但在此之前已經是2011年才有加薪過,等於整整7年時間公務員的薪水都沒有任何增加。

請見以下公務員加薪的歷史紀錄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70914/2606907/

一間企業假設7年沒有加薪,這種企業假設是民間企業早就被罵翻了,而政府加薪3%對很多民間企業加薪的相關性把這兩個做連結完全沒有意義,真正讓企業在2018年加薪的主要原因是在2017年企業的獲利表現受惠美國升息循環,而有多餘的盈餘可以供員工加薪,在馬政府時代房價的飆漲,純粹是周期因素,因為當時QE造成全球資金氾濫,全球各大城市都發生一樣的問題,資產價格大漲,消費品價格緩漲,這是因為現代貨幣理論導致的資產價格的惡性通膨,與誰執政沒有太大的關係。

比較與政府相關的是過去政府針對房價資本利得的稅率有問題,但在房地合一與奢侈稅後其實房地產的稅率已經漸趨合理,也導致房地產的投機買盤大幅下降,而在公共住宅的建設可見下圖
http://socialhousingtw.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3164.html
台北市的8535戶和新北市的4709戶為主,其餘縣市連500戶都不足,但眾所皆知無論新北與台北市其實都是無黨籍與國民黨執政居多,綠營執政縣市的公共住宅各縣市都不足500戶,對供給年輕人住宅完全不足以解決高房價的問題。


而政治人物遇到高房價總是以提升薪資不想得罪持有房屋甚至房貸的人,這兩難的局面確實很棘手,一方面現在如果打擊房價,那些持有房貸的人馬上要面臨資產價格大幅減損,而提高薪資不是說提高就提高這麼簡單,主要還是台灣必須有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才有機會。


對照韓國經驗,韓國在亞洲金融風暴後,IMF救援大規模整併國內的企業,這一直是我認為是南韓之所以超越台灣的重要原因,他讓資源整合,使得投資不會重複,資源的運用更有彈性,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但缺點也是如此,因為資源過度整合,導致大者恆大,中小企業難以競爭,使得南韓的新創事業規模難以擴大,但台灣更慘的是也生不出新創的獨角獸,同樣大者更難恆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後時代,在越過這個陷阱後薪資停滯,反而極度仰賴資本與過去成功的企業發展,幾乎台灣的上市櫃公司都仰賴蘋果供應鏈,而無法創造新的產業與附加價值。

以韓國的男子團體BTS防彈少年團為例,他們創造將近1300多億的相關商機,卻在2013年6月13日才在韓國出道,出道6年,就擁有世界級的演藝地位,今年2019年2月BTS已經受邀出席美國最大型的音樂頒獎禮葛萊梅獎(Grammy Awards),英國媒體BBC更形容BTS是21世紀的披頭四。

根據南韓現現代經濟研究院的統計,BTS帶給南韓一年80萬的旅遊人口,前幾年我到韓國首爾觀光的時候,到非常知名的南怡島,南怡島最有名的就是冬季戀歌銅像,南韓對於結合影視產業與實體觀光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在IMF救援南韓前,在20年前他們就替自己的文化產業布局完成,BTS當時出道的平均年齡不足20歲,之所以能在全球帶來旋風,南韓布局20年已經成形的遊戲與文化輸出事業才是關鍵。

BTS每天要練舞超過13個小時,且大量運用社群媒體做宣傳,1個月在Twitter的回覆量就有高達500多萬,這已超過南韓本地的市場,在南韓有一個關鍵字其實你在韓劇常常會看到這個字,就是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s。

台灣對於SNS的理解太薄弱,SNS不是僅僅是社群網路這麼簡單,他有受眾投放的功能,這一點是台灣很多公司都無法理解的,為什麼我要延伸帶入這個話題,先從高房價到BTS再到SNS,主要就是台灣解決低薪問題就必須解決年輕人的附加價值問題,年輕人要能找到自己的專業然後以SNS做支點去擴展世界的市場,這才是解決高房價與低薪的問題,南韓有江南大叔在Youtube創下世界級的點閱率,但華語歌曲冠軍點閱是田馥甄的小幸運也才1億7千多萬。

但世界級的韓國點閱率整整是將近十倍之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SO_zypdnsQ

從文化產值可以看出南韓的產值遠遠超過台灣,在出版,電影,電視,廣告,流行音樂的產值都遠遠超出台灣,且台灣人口約莫就南韓的一半,但產值卻遠遠比不上南韓,更沒有像是BTS還是PSY這種世界級的巨星。

即便所有的產值都乘以2也無法對比南韓。


這很大的因素是台灣不懂得如何發展高附加價值的產業,並且將它商業化,可以看見最低成本的出版事業都遠遠輸給南韓,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說,台灣沒有付費文化,不懂得付費就沒有更好的表演水準請不來國際級的視覺與音樂大師。

今天是冷血投資第一天使用Google投放廣告的日子,前幾天冷血投資創下了開站以來瀏覽率的新高,現在每個月我們有超過30萬次的瀏覽頁數,在台灣的單一個人投資blog裡,排名前五前十已經不成問題。

這樣的blog早期我完全沒有想像到台灣的內容產業是這麼淒慘,一直到成立冷血投資在把他商業化的過程,我才發現,原來為什麼台灣沒有辦法經營內容產業,因為這個市場沒有獲得足夠的養分與免費價值觀四處充斥,最後就是不得不把免費的內容放上廣告,來貼補網站的經營費用,請一個助理即便把所有的網站收入都給他,也無法負擔一個30K的員工薪水,加上2個月的年終獎金,所以高房價自然永遠是高房價,這個循環就是因為高房價所以每一個上班族把所有的資金投入房貸變成房奴,使得他無法消費起任何一點點生活外的消費,而除了投資外,因為沒有在文化與內容上做升級,所以只能拍愛情偶像劇,因為錢都拿去繳房貸了,買不起書,看看免費的內容,Facebook充滿了政治言論與意識形態,而沒有數字與分析,台灣的SNS最大社群我看就是天天吵明天要統一和獨立,然後罵中國罵美國,罵藍綠罵成一團,20年過去了,成績單公布了,藍綠都做過總統。

今天這張成績單與冷血投資今天第一天放上的Google廣告,見證了台灣內容產業在風雨中掙扎的苦難模樣,一直以來我們的不斷成長的高流量都有難以變現的問題,所以我特別感謝所有贊助過我們冷血投資的贊助好友,不管你贊助多少錢,至少他都對這個網站的營運和收集資料的助理的薪資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上個禮拜天,我決定冷血投資的免費版要開始置放廣告,而付費版還是維持免廣告,在電影院看電影時,消費者常常有個疑問,為什麼我付了錢還要來看廣告,實際上電影院是有收受廣告商才得以賣現在這個票價,否則票價至少還要提高20%-50%不等,甚至政府也投注很多補助在補助電影院,再電影院可以帶外食進場後,電影院的收入又進一步下降,自己不經營內容的電影院都如此辛苦了,更何況內容產業本身,說穿了全台房奴學貸奴的現象,反映了台灣人被傳統的有土斯有財觀念綁架,消費遭到嚴重排擠,使得可支配所得難以上升大幅弱化了產業的利潤基礎,而這個利潤弱化就導致世界競爭力的惡化,房地產問題持續不解決,這種以低價和勞力密集服務業為主的生態就難以改變,就永遠沒有屬於台灣的BTS

你要知道,今天台灣你叫得出名字的台灣作家要是沒電視節目上,很多早就餓死了,什麼陳文茜,九把刀,藤井樹,這都還是早期的作家,近十年幾乎沒有作家可以靠寫書養活自己,這是最悲哀的事情了。


我今天特地把Google的後臺投放廣告的廠商看了一下,要有一點認識,現在AI廣告投放是根據網站內容去推薦來瀏覽的人商品的。

大致上我整理一下產業類別和我個人最喜歡怎樣的廣告商來冷血投資投放廣告

1.電商
2.銀行信用卡
3.建商廣告
4.投資課程
5.旅遊
6.電信商
7.汽車廣告

這個分類主要是以高資產族群與投資關鍵字去投放廣告的,不過我看到一則壯陽藥的廣告就直接封鎖了,因為來冷血投資的人沒人有性功能障礙,就算有,請去看醫生,吃壯陽藥是沒用的!

明年就要選總統了,我們仍然只能目送南韓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經濟奇蹟,然後看看下個月的帳單,又準備要向銀行朝貢房貸了,台灣人的悲哀是上一個世代傳給我的房地產奇蹟,哪一天這個奇蹟破了,應該要感恩,下一代終於不用再陷在終身為奴的房貸地獄了。

我要跟每一個來冷血投資的投資人說,如果你繳房貸很辛苦,收入難以提高:

第一件事情是多看心理學與學習訓練自己的心態正能量,在這種環境是很痛苦的,但請記得柯文哲的名言:面對挫折打擊不是最困難的;最困難的是面對各種挫折打擊,卻沒有失去對人世的熱情。

第二件事情是持續保持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會讓你對人間充滿熱情,當你看到南韓的好,北歐的好,其他國家人道的對待勞工與人民,發展壯大自己的產業政策,我希望的是今天有那樣一個人,他現在或許沒有什麼影響力,但未來這個人有機會當上部長,當上總統,當上立委,然後真正把他在冷血投資看到與學到的,灌注別的國家偉大的奇蹟灌注在台灣這個社會。

實際上我們的觀眾群中很多也是老師與教授,這群觀眾影響了你們的學生,就能影響未來,經濟與價值的增長,從來不靠仇恨與意識形態,創造增量的唯一方法就是投資,美國網路泡沫讓美國的基金與投資人受傷慘重,但他為下一個世代的智慧型手機革命與NB產業打好的網路的基礎建設,所以要教你們的學生,賺錢與過更好的生活,不是靠著罷工與衝進立法院,而是拿著電腦打開Excel與平板電腦和電子書,看看世界各國如何壯大自己,成就科技與人文的軟實力,最近美國訂閱經濟有一家公司很有名叫做Zuora(ZUO),台灣的蘋果日報最近準備跟用戶收費,他們只靠廣告也受不了成本壓力,這家公司已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目前市值500億台幣左右,創辦人是台灣移民美國的華人Tien Tzuo,他的首輪融資是他的前東家的CEO給的。

有機會之後我們再來談談,美國寶潔公司P&G的前員工俱樂部,對於離職的員工,美國企業是怎麼把他們當成資源運用,在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建構的社會,我常常覺得他們什麼都收錢,能夠看見勞工的優點,創造附加價值,而在台灣是常常看見社會上瀰漫著一種,這怎麼也要錢,那怎麼也要錢的概念,我剛開美國股市的戶頭IB這家券商的時候也很不習慣,每個月要固定給10元美金,然後要看即時資訊要再給10美金,我什麼都沒做看個盤就要給20美金,相當台幣620元,別的網站隨便加個軟體一個月月費800,隨便看個日報再跟我收800,一個月什麼都沒做花掉2200多元。

有的報告,一個月給我四頁PDF,一個月收100美元,我跟著買進他的建議,我還賠錢沒賺錢,你會說我真蠢,不對,我不但沒有退訂還繼續訂閱,因為我在學他怎麼分析與理解問題,還有看投行怎麼看關鍵事件,一個什麼都要錢的社會才是最好的社會。

總比什麼都不要錢,錢通通給建商買超跑的社會好多了,誰是美國最有錢的人?
是房地產開發的大亨川普嗎?前十大富豪都不是房地產開發商,台灣的富豪榜單都寫是郭台銘等電子大亨,但事實是台灣大地主家族的財富才是真正的富豪,富豪排行榜調不出他們的土地所有權所以根本不知道怎麼排,有土地是富豪沒有罪,有罪的是有才能與創意的年輕人沒資本投資與產業環境讓他們爆富,這才是一種罪。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