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聲明!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已表示同意免責聲明,並同意個人投資損益與本平台無關。--
大家好
昨天台股大跌151點,今日上漲5點。
期貨市場狂拉175點,今天市場早上殺出的買盤很簡單,全部都是昨天美股道瓊暴跌千點跟風的賣壓,今天外資賣超112億元。
乍看之下一切都很不好,但我今天還是回頭買了一下台勝科。
這次買回台勝科只用了當出賣出價格的一半金額,我打算留下一半看看有沒有機會更低,但我認為應該是沒有了,只是我認為畢竟經過了昨天的大跌,市場還不穩定。
這次回購台勝科的價格均價在138元。
昨天有一則留言是這樣問的
冷大,線癡大您們好,我想請問線癡大能避過這兩次的大跌,是從觀察到什麼蛛絲馬跡所做的判斷嗎?像台幣貶值,外資賣超或選擇權波動之類的嗎?
第一次大跌有其他人回應了,基本上過年前就說過了,年假期間很長,而且其實當出恆大這檔防疫概念股他12月31日就漲停了。
注意看到以下自由時報的國際新聞:
武漢驚爆SARS疫情?傳已有7例確診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025267
當時其實武漢衛生機構就有發出警告了,只是就跟現在所有國家一樣沒人注意到這個風險。
而恆大其實已經有漲停了,表示市場也早就注意到了。
我在過年前和冷大我們都有注意到這個消息,但我們當時並不認為這個疫情會這麼嚴重,這也不是恆大忽然漲停,過去只要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的疫情,往往恆大也會漲停一天甚至兩天,然後接著開始慢慢跌回原點,這個如果你有常常在關心防疫概念股就知道,這次我們沒有半檔防疫概念股,因為從基本面來看,口罩已經被政府徵收,價格固定,即便獲利有增加但明年呢 ? 即便明年的獲利也增加,但股價已經漲超過一倍。
帶入這個觀念回頭來談下面這個留言:
感謝冷大跟線癡.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 為什麼線癡買的股票(印象中)都很快就賣掉了, 如果是透過基本面/籌碼面挑的, 不是應該等大漲後再賣出嗎? 還是因為大盤不好所以短進短出? 那當初挑這幾檔股票的原則又是甚麼?
之前有說過,我沒有工作,我跟冷大不太一樣,我完全仰賴股息股票維生, 現在的進出還慢了,因為房貸已經還完,不然以前進出更快,槓桿更大,我相信這位好朋友他不喜歡這樣短進短出,冷血投資的組成其實知識水準和社會地位都相對高的人很多,不然沒辦法吞的下冷大那種內容,光是要閱讀就需要有耐心,現在這個社會就像冷大說的,愚蠢愚笨的人占據了社會的90%,他們無法閱讀,只能看影片,無法靜下來學習,之前冷大也說過,聽到這句話你不可以生氣,因為你是另外那10%,不然你怎麼有辦法看到我說的這段? 所以你是聰明且能閱讀,能讀文字的那群,冷大曾跟我討論過為什麼文字比看影片有效,文字是可以透過大量閱讀增加你閱讀的速度的。
而且其實你讀的速度夠快以後,很多上下文看過你就能懂什麼意思。
所以我跟冷大的操作會有很大的不同,我是快進快出,我會非常注重市場的風險與變動,冷大在乎嗎? 其實他也很在乎,只是看你有沒有那個眼光看見他的在乎而已,注意一件事情,這一波冷大是重壓式的幾乎把9成資金全部壓在黃金,IAU在14.25-26突破時他在美國的資金幾乎只留下了1成,這兩個多月來,你有看到在美國市場買進任何股票嗎? 一張都沒有,所以他是從頭到尾都貫徹了他所說的風險意識,這一點你在他的深度文可以看到他分析許多大類資產每天如何互動。
他持有黃金已經很久了,這波榮成你也可以看到他都沒有賣出,持續持有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20/02/20200219Finance.html
那天在造紙行業那篇他也說到他意識到自己已經有點追高了,所以只算是小買,這句話他有一句後面的沒有告訴你們,只要價格往下,他已經留好資金準備第二波承接,但通常這種買法我們最高就是三次,通常都是兩次,要看當時的資金狀況,而且冷大更有優勢,因為他有另外開公司,公司每個月都還會賺錢,因為他的公司是他個人獨資,所以有獲利可以隨時移動,不用經過其他股東同意,就像是醫生這種高收入行業一樣,每個月都有固定的現金繼續進帳,所以他更有攤平的本錢,其實醫生也可以,只是醫生可能比較少涉獵這塊而已。
但我不一樣,其實我之前也有說過,我以此維生需要更注意風險的波動,我不可能放在那邊看他跌,老神在在,賣高買低還可以創造更多價差,比如今天台勝科我買回均價是138元,我之前賣在144元當天漲停成交一大堆。
台勝科今天最低只剩下136.5,對照144,一張最高可以省下7.5元。
所以通常你會這樣問是因為你不習慣,而我的出現本來冷大的用意就是帶來跟他不同的交易模式,如果我跟他交易模式一模一樣,那我來幹嘛?
現在定存股當道,鼓勵大家什麼把錢放著不要動,基本上這就是巴菲特模式,問題是很好笑的是,人家巴菲特存的是蘋果,台灣人存的是那什麼蘋果渣還是銀行股,我印象中冷大之前也說過,分批進場存股唯一能存的就是台積電,這句話好像從三年前就有講過了,更早我認識他的時候他也就講過了,其實如果你會看財務表,台積電的財務就真的無懈可擊。
他不是公司大而已,各方面真的都表現的不錯,不過蠻有趣的一點台積電去年第三季的本業獲利是輸給2018年的,但2019年的10月1日收在277元,2018年的10月1日收在250.79元,等於要花更多錢買更差的獲利。
累積到第三季8.84也輸給去年的9.69,這又帶出第二個問題,整個總體經濟的環境優先,總體環境與景氣循環會影響大盤,疫情等短期干擾會創造好的價格機會,也會因為瘋狂的飆升,比如之前台勝科飆到148,我真的認為短期噴成這樣有點離譜與瘋狂,股價上漲帶動市值上升本身就會讓買進的價值變低,因為原本我預測能賺10元,結果上漲20%,相對的殖利率和本益比就會提高,買進的價格就會變貴,那買進價值就變低了。
所以透過大盤來閃避風險我也說過,假設不如我的預期,比如台勝科前陣子從144漲停價又上去148,我很樂意祝福別人繼續賺錢,我繼續去找符合我心中理想價位的股票,我不會硬要去追把自己搞的精神壓力很大,操作股票是會讓人發瘋的。
特別是當你的財富越來越大,要退休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有幾千萬在股市,一個大跌帳面損失就會幾百萬,如果你能有風險意識知道現在價格高還是低,幾十萬的時候是沒有感覺的,300萬就好,你閃過一個5%的下跌,就是15萬的獲利,就是一個上班5萬薪水3個月的勞動成果,你要閃不閃?
再次強調一點,你閃過少賺不會怎樣,巴菲特說過現金就是最好的選擇權,昨天道瓊暴跌1000點,巴菲特在那邊非常開心,因為他滿手現金準備來像冷大說的,來撿便宜,高檔就是撿便宜,低檔就是追股票,高低檔不會分那就會搞不清楚現在該做什麼。
講太多了,反正未來有機會你操作看多,自然就知道巴菲特那種存股續抱是一種投資方式,文藝復興基金我記得之前冷大才寫過他的那本書。
這文章吼,點閱率低的好笑。
第一集: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19/11/20191112FINANCE.html
第二集: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19/11/20191113FINANCE.html
第三集: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19/11/20191115FINANCE.html
文藝復興的這三集如果你看完就知道,Simons也很懂得利用這種市場情緒寫成程式賺錢然後透過他的驚人的電腦交易組合,常常在那邊買買賣賣,美國市場的交易成本又低,我說穿了就是也是利用他這些方式找到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一些人錯誤的低估股票而已。
當然我也不可能每次運氣都這麼好,但你慢慢觀察,有點耐心,觀察我個3年5年看看我能賺多少,你就知道有沒有用了,這一波這種行情,冷大的造紙股竟然在創新高.....
我在暴跌151點前,只留下先豐。
你看看先豐這兩天走勢,昨天有像是大跌151點嗎?
今天早上的關鍵是什麼?
一下跌馬上有人拉起來,然後沒出量,表示根本沒人賣導致沒賣壓,那你覺得買的人現在都在想什麼?
中華電信已經開始採購5G基地台了,完全如我預測的一樣,沒有跟華為買。
817萬人投給蔡總統,就表示817萬人支持不買華為。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224000874-260202?chdtv
目前這些訂單三星與愛立信和諾基亞都在搶,就目前態勢選擇一哥愛立信的機會最大,雖然華為跑出來說自己也超越了愛立信,但台灣不可能跟華為買,所以愛立信拿到單子以後要把單下給先豐的機會就很大,畢竟過去他的基地台單就是給了先豐。
這就是為什麼先豐股價跌不動的原因,因為電信商的5G資本支出在頻譜標售完後,已經開始下單階段了,所以妳不要說我都賣股票賣光阿,我先豐不就抱好好的,有前景有機會我就續抱阿,好機會我就回買,錢在我的手上,只要價格不錯我就會買,價格不好就興趣缺缺。
你要養成有那個好眼光,把錢砸在不錯的生意上,你還記得2017年以前台灣的超級大建商寶佳集團跑去買台新金跟新光金還結合潤泰嗎? 人家新光金買多少? 6元多,後來漲到12多,直接漲一倍,那可不是幾百萬幾千萬,是幾十億耶。寶佳的建案品質怎樣我不管,因為我又不是他的客戶,冷大一直說,做人你就是學著看別人的優點,把人家大老闆的眼光學起來,不是看過就好,是記在心裡,放在操作。
像昨天有一則留言說我們是在做公益.....
我們哪有在做公益?
冷大有收錢阿,這是很明顯的商業行為阿,只是他把賺來的錢多數發給了員工,他沒有想靠這個發大財而已,操作的好,需要靠寫這個發財? 你知道嗎? 訂閱他的深度文一年1800元,一年200篇,你看一篇9元,他背後要花多少時間? 這點錢連手續費也不夠,為什麼他要做,就喜歡,然後也期待能有更多人讓他賺錢,就像外科醫生進去開刀房,把你病治好了,錢乖乖拿來,錢一毛都不能少,不會有醫生跟你說你經濟狀況真不好,不然不收錢好了,這是不可能的。
臺大醫院還是全台任何醫院,都不敢說自己不收錢,因為醫生也要生存,醫院也要買設備,要營運就是要收錢,那怕醫生一個月賺60萬,也是要跟你收錢,但錢收了要把病人治好,一方面賺錢是目的沒錯,但醫病也是目的,兩個都是缺一不可,所以我們不是在做公益,我們是在從事商業行為,雖然冷大沒給我半毛錢,但就說過了,當出沒有他,我也沒有今天,所以當做幫助他完成他的心願,因為他完成了我的,這也是種交易與商業行為,冷大真的要做公益,是不喜歡給人看見的,反正不用想那麼多,專注在你的操作與選股上,研究股票研究操作,不要研究線癡研究冷大。
冷大賺錢不會分你一毛錢,我賺錢也不會分你一毛錢,就像你賺錢你有分我嗎 ?
所以專注你自己的選股和操作,討論和研究這個才有意義,其他的時間我還等著疫情結束趕快出國完哩,這個假日也要去花東玩,人生就這麼短,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禮拜一如果來不及趕回來台北,就請冷大代班了。
228假期又要來了,把自己放輕鬆,過去的都過去了,過去的關鍵是要避免同樣的錯誤一直犯,否則白活了,昨天看到冷大的文其實我自己也想了很多,前輩真的說得很對,做事業不是辦家家酒,真的要很認真的對待,我要用現金拯救台灣觀光產業,順帶一提,1月初我們就都在Costco買好了中衛的口罩,一次買了好幾箱,大家在搶的時候都發散給親友了,又讓我想到2017年紙類股那時候動的時候,榮成正在暴漲,結果冷大就去賣場一次掃掉5000元的衛生紙,驚動賣場主管,還問他說為什麼買這麼多衛生紙,冷大說衛生紙要漲價了,結果衛生紙漲價整整隔了一年才發生,後來爆發衛生紙之亂。
我不是要幫冷大造神,這些事情都沒什麼了不起,每個人都可以,只要你夠留意,夠細心,夠關心這些你也可以,冷血投資不是一個造神平台,反而是告訴你,人人都可以成為財經知識的專家。
祝大家假期愉快,之後兩天應該不會發文,要準備行李,保持平常心看待市場。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