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納蘭雪敏
這週有美國通膨數據和美國債務上限談判結果,目前FED的態度今年不會降息,歐洲部分則是7月以後會繼續升息,市場氣氛持續緊縮,美債殖利率繼續上漲來到一週高點,但外加
美國地區銀行股指數連續兩天下跌,中芯國際大跌7%成為藍籌股領跌的個股,藍籌股是中國績優股或者權值股的說法,因為中芯國際是A股上市的股票因此通常我就會以藍籌股來稱呼中國上市的股票,會以權值股來稱呼台北股市上市的股票。
今天漲停的股票出現市值百億的終於有兩家,分別是雙美與亞翔,接近百億的也有好樂迪、中化生、江申。
昨天有兩檔股票留言提問,分別是大亞與中再保。
中再保2851
中再保大股東是長榮集團,財政部次之,上次我有分享過2022年上市淨值減損的排行
中再保排行倒數第七,顯見2022年的狀況也不是很理想,通常有人問我金融股,他投資的通常都是股息配發比較高的,所以我一直要強調,淨值的虧損相當於你投資部位的虧損,公司的投資組合如果有問題或者錯誤,你拿到股息沒有意義,在2023年4月27日這篇觀念請多看幾次,對你投資金融股與定存股票的概念會有很大的改觀。
請注意,我不是反對存股,是你要知道你存的股票體質好不好,不能只看股息,否則就會跟很多上市櫃公司踩到澳豐基金或者最近imb事件一樣,這些都是高配息但本金全部被虧光。
再保業務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分攤風險,疫情部分去年2022年9月23日中再保法說有說明因為2021年5月時中再保已經停止承接防疫險,所以最終到2022年5月底時就已經理陪結束,中再保也還算負責今年沒有配發股息,外加去年有增資約21億元,本次提列的賠款準備金是36億元,去年尚未審核有13億元,也就是49億元可能是最終賠償金額。
但增資了21億元,所以49-21億元約有28億元的虧損產生,過往2021年的本業利益達到24億元,但2020僅有17億元,如果抓個大概20億元左右,約末1年半左右可以把這筆錢賺回來,不過這是比較樂觀的劇本。
也就是說2024年配息可能還是有困難,2023年還是要補這個洞,不過中再保的資產配置有56%都是現金,固定收益(通常是主權債與公司債券)只有34%,股票約9%,所以他的資產配置的減損並不是太大。
保險行業淨值5%是一個關鍵點,目前保險會計中覆蓋法(overlay approach)的問題我必須解釋一下,過去「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講白話一點就類似股票的浮動每期呈現在企業財報裡面,評價的損益平常是不放在損益表,只放在其他綜合損益,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
就比如你投資台積電100萬,如果台積電漲了50萬,這50萬能不能算賺錢,以前常有一句話說沒賣不算賺,反之如果虧了50萬,能不能算虧錢,如果保險公司的投資100萬,虧掉了90萬,不呈現在損益裡面,這樣是正確的會計表達嗎?
所以後來會計規定改成「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這樣做以後使得財報的營業收入會有這一個部分的賺賠,也就是說舉例來說你投資100萬台積電的賺賠每期都視作真實的損益」來列入,但保險業是以長期投資來看,所以又創造了「採用覆蓋法重分類之損益」,降低部分「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的衝擊。
這與資產的分類有關,但這是一個接近玄學的問題:
比如我問你投資台積電是短期交易準備隔日沖呢?還是長期交易呢?而股票外保險公司最愛投資債券也有類似的問題。
現在有
AC(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FVOCI(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FVPL(透過損益按公損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FVOCI也是如此,因為他是按照其他綜合損益,就自然不列在綜合損益表本期損益,只有FVPL(透過損益按公損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這種資產被當做好像買買賣賣這種性質的投資。
雖然AC不錯,不用列入本期損益,但FVOCI(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保險業最愛,因為他能列在綜合損益,是能看到的,而還是很模糊的莫過於「採用覆蓋法重分類之損益」因為這等於把FVPL的部分資產也可以列做其他綜合損益。
另外一點是商業銀行沒有保險公司可以使用「採用覆蓋法重分類之損益」的招數,所以必須直接認烈FVOCI的未實現。
中再保近期股價的大漲應該與他Q1盈餘表現不錯有關,這對於他積極還掉防疫險的債務也是一件好事。
大亞1609
大亞部分我猜測應該是股價近期很強,外加因為2023年Q1有出售保瑞(6472)及穎崴(6515)兩檔股票,處分獲利達到了8.43億元,Q1財報達到EPS2.65,但昨天股價殺的蠻兇的,主要摩根大通、凱基台北、華南永昌大安、永豐金、新加坡瑞銀、富邦、美林都成為賣方,今天5月10日國泰、凱基台北持續賣超千張以上,大亞與富田電機的合作,是近期大消息,另外富田做為TESLA在台知名的馬達供應商,預計明年2024年會興櫃,富田在電動車領域的重要性可看到他與日本馬自達汽車、東京中央化成品株式會社在日本廣島合資成立MCF株式會社希望研發電動車的關鍵零組件。
2023年4月13日時則是傳出大亞的「低介電漆包平角銅線(LDW)」用於電動汽車、電動巴士等,與富田合作的採用Hair-Pin線材,不過大亞去年2022年電力線纜工程金額達到58%,也介入了部分太陽能佈局。
焦點股
焦點股份,我今天只想談一下裕民,不過比較特別是我列出的焦點中,主要都以高殖利率為多,這是2022年以來我認為的重要市場特色,我之前已經看過好幾次,散裝航運與大陸出現一種反向關係,初步我認為的理由是中國大陸是是代工下游,原物料低對於他們利潤有幫助,而散裝航運的上漲與原物料相關,此外是BDI快突破2023年3月15日創下的1600點左右的高點,當前裕民落在PB 1.4以下,高點通常會在1.7以上,興奮點是在2以上,落在1.1以下高度低估,現在價位算合理,外加裕民確定今年配息3元,表現其實還算不錯,約有5.4%的現金殖利率,3元的股息已經連續發兩年,直接回到2012年的狀況。
代號 名稱 成交 漲跌幅
2606 裕民 55.1 4.95
8150 南茂 38.3 0.26
2347 聯強 62.6 0.16
6456 GIS-KY 76.6 0.13
6257 矽格 53.1 0.95
3010 華立 86.9 -0.69
6278 台表科 97.1 0.41
3042 晶技 85.1 -1.73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