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納蘭雪敏
神達 (3706) 最新公布的九月營收為 100.25 億元,年增 90.4%,若與八月營收 61.65 億元相比,月成長 62.61%,這次神達單月營收衝上 100.25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主要歸功於超大規模雲端資料中心客戶大單、產品組合優化,以及車用與智慧車載業務穩定放量所致。股價 2025 年 11 月 3 日創下 109 元的歷史高點,市值約 1,258 億元。
神達9月營收衝上100億元大關,對照去年同期其實只有52.65億元算是成長非常大。
神達主要受惠於超大規模雲端資料中心客戶的大量訂單,以及產品組合的優化。公司在伺服器產品上不僅出貨量增加,銷售的產品單價與毛利也有所提升,這是營收能夠創新高的主要動能。
除了核心的雲端運算業務外,車用及智慧車載資通訊產品的出貨持續成長,為整體營收提供了穩定的助攻。
神達的核心技術優勢集中在其子公司神雲科技(MiTAC Computing Technology),主要在於提供高效能的雲端運算與 AI 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神達能夠提供高效能的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建置,特別是針對 AI 訓練、推論以及資料中心整合,具備「一站式解決方案」的能力。
他們提供涵蓋 NVIDIA、AMD 和 Intel 最新 GPU/CPU 架構的平台,並且積極導入如 MGX 等新架構,在散熱技術上也有佈局,已開始在越南廠貢獻液冷機櫃產能,切合目前資料中心對節能和高效散熱的實際需求。
神達與大型國際企業建立了穩固的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設計製造商)合作關係,例如與 甲骨文 (Oracle) 建立的合作關係,使其能夠直接承接 AI 伺服器專案並進入量產出貨階段,這被視為營收結構轉型的關鍵優勢。營收主要城中動力都來自於這邊。
神達同時專注於智能城市應用的邊緣計算 (Edge AI),以及先進的車載導航、車聯網 (V2X) 和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這讓公司的產品線更加多元化,能捕捉到不同領域的智能化成長動能。
目前推測的產品營收比重:
| 產品線名稱 | 產品主要內容 | 營收比重(約略) |
| AIoT 產品 | 人工智慧物聯網,例如 POS 機、工業用 PC 等 | 34% |
| Mobility | 行車記錄器等移動相關產品 | 37% |
| Telematics | 車載資通訊系統(如 GPS 導航、車聯網) | 20% |
| 其他/伺服器 | 其他業務,包含伺服器及雲端運算相關產品 | 9% |
勤誠 (8210) 最新公布的九月營收為 21.76 億元,年增 48.55%,若與八月營收 17.48 億元相比,月成長 24.48%,這次勤誠單月營收衝上 21.76 億元,主要歸功於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 的 AI 伺服器需求暢旺,以及通用型伺服器市場需求回溫所致。股價 2025 年 11 月 4 日創下 1,005 元的歷史高點,市值約 1,146 億元。
勤誠 (8210) 能夠在競爭激烈的伺服器機殼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 AI 浪潮下的主要受惠者,並帶動營收強勁成長,成功關鍵在於「提前轉型」、「技術領先」和「緊密客製化」三大面向。
液冷伺服器機櫃的領先佈局是勤誠打敗同業的最重要因素。
NVIDIA 等大廠推出的 AI 晶片(如 H100、B200 系列)功耗不斷飆升,傳統氣冷散熱已難以負荷,液冷成為資料中心升級的必然趨勢。勤誠很早就投入液冷技術的研發,不僅能提供機殼,更能夠提供可整合式的液冷伺服器機櫃解決方案。這代表勤誠具備了金屬結構與熱管理技術的整合能力,從單純的零組件製造商,升級為具備系統整合能力的「液冷伺服器機櫃供應商」。
這種技術領先的佈局,讓勤誠有機會在未來液冷伺服器滲透率提升時,在 AI 供應鏈中扮演類似「散熱技術標準制定者」的關鍵角色。
共同設計製造 (JDM/ODM): 勤誠與超大規模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 客戶進行深度合作,參與高 U 數 GPU 伺服器的設計和複雜機構整合。例如,他們參與了高階 ASI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伺服器機殼的設計,這使得其產品具有高度客製化,不易被競爭對手複製。
高附加價值服務: 勤誠還能提供準系統 (Barebone) 的服務,這不僅包含機殼,還將客戶採購的散熱模組、電源供應器等進行測試組裝,額外收取測試服務費,拉高了產品售價和毛利率,也進一步綁定了客戶。
勤誠已獲得 NVIDIA 指定,成為高階 AI 伺服器的機殼供應商,這證明了設計與技術能力獲得產業龍頭的認可。面對地緣政治的風險與客戶分散生產基地的需求,勤誠的全球產能佈局提升了其競爭力透過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嘉義以及正在擴建的美國、馬來西亞廠房,勤誠能夠為客戶提供彈性且符合去風險化的供貨選擇。尤其是美國廠和馬來西亞廠,能有效貼近北美客戶的生產或測試需求,鞏固長期合作關係。
總結而言,勤誠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在 AI 伺服器規格升級的關鍵轉折點上,憑藉在「液冷技術」的先發優勢和「深度客製化」的服務能力,贏得了全球頂級 CSP 客戶的訂單,成功拉開與同業的距離。
美國 德州達拉斯: 已通過投資,預計 2026 年底至 2027 年初投產,以貼近北美超大規模雲端客戶。馬來西亞:預計 2026 年上半年試營運,作為中國大陸以外的另一個亞洲生產據點。
液冷對手比較:
| 比較項目 | 台達電 (2308) | 神達 (3706) | 勤誠 (8210) |
| 主要定位 | 液冷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者 | AI 伺服器整機與系統整合 | AI 機櫃與高階機殼結構件 |
| 液冷核心產品 | 核心零組件:冷卻液分配裝置 (CDU)、液冷板、高效率電源、風扇。 | 整機產品:液冷伺服器整機 (ODM/OEM),整合至客戶資料中心。 | 機構產品:液冷伺服器機櫃、高 U 數 GPU 伺服器機殼。 |
| 優勢領域 | 技術深度與產品完整性:提供 L2A、L2L 等多種系統方案,是液冷系統的「心臟」。 | 大型客戶合約:作為超大規模 CSP 的 ODM 夥伴,能將液冷方案大規模應用於整機出貨。 | 機構件的先發優勢:最早與 CSP 進行 AI 機櫃的共同設計與製造 (JDM),快速取得訂單。 |
| 營收動能 | 電源與散熱模組全面升級帶動單價提高,受惠於全球資料中心資本支出。 | 雲端資料中心客戶的大量整機拉貨需求,使液冷產品直接進入批量出貨。 | AI 伺服器機櫃的急遽需求,高附加價值產品(液冷機櫃)佔比提高。 |
什麼是「U 數」(U/RU,Rack Unit)?
「U 數」是測量伺服器機架(Rack,就是資料中心裡的一排鐵櫃)及內部設備高度的標準單位。定義是 1U 等於 1.75 吋(約 4.445 公分)的高度。
常見規格: 一般常見的伺服器規格是 1U 或 2U。整個機架的高度通常是 42U 或 48U。伺服器機殼: 如果一台伺服器是 2U 規格,代表它的機殼高度是 2X1.75 吋,可以裝在機架上佔據兩個單位的高度空間
什麼是「高 U 數 GPU 伺服器機殼」?
傳統的伺服器大多是 1U 或 2U,它們主要安裝 CPU 和少量的記憶體、硬碟。高 U 數的定義: 這裡的「高 U 數」指的是單一伺服器機殼的高度較高,例如 4U、8U、10U、甚至 16U 等大型機殼。這些大型機殼是專門設計來容納大量的高階 GPU 晶片(例如 NVIDIA 的 H100 或 B200 加速卡)。
由於高階 GPU 功耗極高,這些機殼不僅需要更大的空間來安裝多達 8 顆、16 顆甚至更多的 GPU,還必須具備複雜的散熱設計(包括空間規劃和液冷配置)以及電源供應能力,以確保所有晶片能穩定運行。
台燿 (6274) 最新公布的十月營收為 28.53 億元,年增 40.6%,若與九月營收相比,月成長 0.08%,這次台燿單月營收衝上 28.53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主要歸功於高階低損耗 (Ultra Low Loss) 銅箔基板 (CCL) 出貨動能強勁、AI 伺服器與網通交換器拉貨需求暢旺所致。股價 2025 年 11 月 4 日創下 411 元的歷史高點(還原權息後),市值約 1,146 億元
雖然台燿 (6274) 和台光電 (2383) 都是高階銅箔基板(CCL)領域的佼佼者,並都受惠於 AI 伺服器需求,但從獲利能力和市場份額來看,台光電確實處於領先地位,這主要歸因在「無鹵素高頻高速材料」的長期耕耘與技術優勢。
台光電在特定高階材料領域的技術壁壘更高,且市場滲透率更廣「無鹵素環保基材」是台光電最核心的競爭力。 台光電是全球第一大無鹵素 (Non-Halogen) 環保基材的製造商。無鹵素材料除了環保法規要求外,在高頻高速傳輸的性能上,能更好地抑制訊號損失(Low Loss),這在高階 AI 伺服器、網通交換器等應用中是關鍵的技術要求。
台光電在這個領域耕耘已久,技術成熟度高,在高階市場的價格和毛利率更具優勢。這也是為什麼台光電的營業利益率(約 20%)能明顯高於台燿(約 12% 至 15%)的原因。在 AI 伺服器的核心高階 PCB 基板市場,台光電的技術更符合現階段的極高要求 AI 晶片(如 NVIDIA HGX/GB200)對傳輸速度的要求不斷提高,CCL 需要從傳統的極低損耗 (Ultra Low Loss) 進一步升級到超低損耗 (Extreme Low Loss) 甚至更高階的材料。台光電在這些最高規格的材料認證和量產上,通常能更早、更廣泛地切入供應鏈。
台光電在高階網通交換器(如 Cisco、Juniper 等)和高階伺服器主板的滲透率較高,這些應用對材料的性能要求最嚴苛,一旦打入供應鏈,客戶黏著度也會非常高。台光電的高階無鹵素產品佔比更高,使得其平均產品售價 (ASP) 和毛利率優於台燿,進而帶來更優異的淨資產報酬率 (ROE) 和獲利穩定性。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