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納蘭雪敏
《納瓦爾寶典珍藏版: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這本中文書名取的很厲害,其實原文書名《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A Guide to Wealth and Happiness》翻譯成中文就只是《Naval Ravikant 的智慧手冊:通往財富與幸福的指南》
這本書原文版其實也是2020 年 8 月 15 日就出版了,繁體中文版一直到2024年1月4日才出版。
作者納瓦爾.拉維康特(Naval Ravikant)是在2010年AngelList這個新創募資暨社交平台,為新創公司和投資人提供了一個連接的平台,他透過這個平台的股份和成功獲得利潤,但更早之前他是透過Epinions這個消費者購物評論的網站賣給ebay獲得大量的資金。
他早期有2000萬美元的一筆資金來投資新創公司,也就是因為他完全透過投資致富,所以納瓦爾.拉維康特(Naval Ravikant)強調,在現代經濟中,努力工作的作用被高估,而判斷力的重要性被低估。判斷力是能用來解決外在問題的智慧,並且是在充分了解行為的長遠後果下,做出正確的決策。在「槓桿時代」,一個正確的決定往往能帶來非線性、指數級的巨大回報,遠勝於投入多少心力。
不過這本書很多都是在講他的一些生活習慣,其實對於新創投資一點用也沒有,大多數人看到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以為是投資的書,其實這本書比較像是一本分享他生活習慣的碎碎念的書。
那些我畫藍色線的已經算是我勉強找出來的重點了。
判斷力與現實認清
清晰的思考是做出好決策的基礎,它比「聰明」更值得讚美。真正的知識應該是從基礎建立和內化吸收的,能夠對不了解的人解釋清楚,而不是死記複雜的概念。要做出高效能決策,關鍵在於面對現實的能力。要避免自我意識、主觀判斷或個人渴望遮蔽真相。痛苦的時刻,代表你再也無法否認現實,是真相大白的時刻,也是做出有意義改變與進展的起點。
獨立思考與心智模式
為了培養清晰獨立的思考力,人們應該避免預設立場、身分和標籤,因為這些會困住思考,阻礙認清真相。書中主張對所有的信念保持存疑,從根本開始重新評估,並將「絕對誠實」視為獲得自由的方式。
書中建議學習一些聰明人的心智模式來做出好決策。這些心智模式多來自於演化論、賽局理論、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的思維等。特別是個體經濟學和賽局理論被視為現代資本社會中生存的必備知識,特別提到了「委託—代理問題」(principal-agent problem)以及金融世界的「複利」觀念。
決策與閱讀習慣
在面臨困難抉擇時,書中提出一個簡單的判斷法則:「如果你遲遲無法決定,答案就是否定的。」因為重要的決定會綁住你很長一段時間。如果眼前有兩個選擇,且難分高下,應選擇短期比較辛苦的那條路,因為它會引領長期、指數級的收益。
書中極力推崇熱愛閱讀,認為這能帶來一種「超能力」,足以讓自己躋身最富有階層。重點不在於讀得多,而在於愛上閱讀,且應反覆閱讀一百本偉大的著作,打下穩固的思考根基。建議從科學、數學和哲學的原典和經典開始讀起,而不是當代的詮釋或虛假的偽科學讀物。
心思想是:正確的判斷與方向,遠比單純的努力更為重要。
快樂的本質與定義
快樂並非與生俱來或靠外在事物獲得,而是一種可以透過學習和鍛鍊來培養的能力,是內心做出的選擇。書中說快樂更偏向於一種「預設狀態」(default state)或「中立狀態」,也就是不再覺得生命中缺少什麼,把心靈放空,減少對過去的悔恨和對未來的計畫,真正擁抱當下。
追求外在事物帶來的快樂是一種錯覺,欲望是你跟自己訂下的「不快樂契約」。真正的快樂來自於欲望的消失,尤其是對外在事物的執著。
獲得快樂的關鍵心態
快樂來自於接受現實、接受事實就是如此,而不是改變外在環境。人生的狀況只有三種選擇:改變它、接受它,或是擺脫它。最糟糕的就是希望改變卻不行動,也無法接受現狀。
減低自我,不以二分法看世界,體認到自我對宇宙的極度渺小,可以減少對生命「應該是怎麼樣」的錯誤期待。同時,要避免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來評判世界,現實本身是中立的。
快樂是一種「單人遊戲」,不需要外在的標準或確認。要擺脫多人競爭遊戲,如社會地位、賺大錢買大房子的陷阱。當你嫉妒別人時,要提醒自己必須「全盤接收他的一切」,當你不願意時,嫉妒自然會消失,因為你只會想要做自己,擁有專屬的幸福。
徹底意識到自己與整個人類文明終將走向消逝,反而能帶來一種深層的平靜與自在。因為你會開始明白,生命其實像一場有趣的遊戲。正因如此,你會更珍惜此刻的時間,並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活出每一瞬間。
培養快樂的實用技巧
建立好習慣,用能增進長期快樂的好習慣取代積習已久的壞習慣,如不喝酒、不吃糖、減少社群網路和電玩。效法「五隻黑猩猩理論」,慎選朋友和夥伴,多跟快樂、正向樂觀的人在一起,並避免與常常陷入衝突的人混在一起。
五隻黑猩猩理論理論的內容是有人把五隻黑猩猩關在同一個空間,屋內有一把梯子,梯子上方放著香蕉。每當有黑猩猩想爬上梯子拿香蕉,研究人員就會對全部黑猩猩灑冷水,大家被嚇得濕透又難受,久而久之所有黑猩猩都學會了爬梯子會連累大家被淋。
後來研究人員開始逐隻把原本的黑猩猩換掉,新進來的黑猩猩沒被淋過水,只是天真想爬梯子時,就會被其他黑猩猩阻止甚至揍,因為老成員已經形成不能爬梯子的信念。
最後,即使五隻黑猩猩全部都換成沒被淋過水的新黑猩猩,它們依然會打壓任何想爬梯子的同伴,卻沒人知道為什麼,只是沿著舊的規則執行。
這故事常用來表示群體習慣、文化禁令與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那種惰性可以如何根深蒂固。它其實沒有被證實真的做過甚至多數是透過故事轉述,但精神很清楚:
在團體裡,人往往會遵循一套早就失去理由的規則,只因為歷史留下了痕跡,而沒人願意再去挑戰梯子。
正向詮釋一切, 訓練自己對外在事件找尋正面意義,即使是瑣事也要問自己:「這種狀況有什麼正面意義?」利用冥想、音樂和運動重整心情,這是改變情緒能量、從負面中走出的有效方法。
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做獨特的自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基因與後天歷練結合而成的獨特優勢。你不必模仿或成為「第二個別人」,找到最需要你的人、事業或藝術,並全心投入。你永遠遇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因此在擁有自己專屬的幸福上,沒有人可以贏過你。唯有傾聽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能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否則就會有別人來為你做主。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要務
健康優先原則,意思是將身體、心理和心靈健康列為人生的第一要務。沒有其他事情像健康問題一樣能讓人生瞬間變色。要順應演化規律,現代生活方式偏離了人類演化的本質,例如現代飲食不是人類該吃的,我們應該多外出活動,避免沉迷於手機和社群媒體帶來的焦慮。
培養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明智的飲食習慣應該避免同時富含糖和脂肪的加工食品,糖和脂肪是致命的組合。對於運動,最好的運動是你每天都會興奮期待的運動。
運動排在早上,不找任何藉口縮短或取消,是「迫不及待行動,耐心等待結果」的體現。
心智的鍛鍊與內在自由
冥想是心智的間歇性斷食。透過專注呼吸和無選擇覺察,不帶評判地接受當下,你可以將原本用來留意外在的能量轉移給內在,達到心靈的平靜。 許多痛苦來自於逃避,就像洗冷水澡的痛苦多來自於猶豫。一旦進入其中,痛苦便不再是痛苦,只是冷水而已。透過冥想,你可以客觀地觀察腦中那些由未解的痛苦、恐懼和渴望,並將它們化解。
年輕時追求隨心所欲的自由,年長後追求免於憤怒、免於反應過度、免於被他人期望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來自於掌控自己的命運和心情,不被他人期望所約束。應該設定系統而不是特定目標,因為聰明人能選擇並重新設計對自己有利的環境,以確保長期的成長與成功,並犯最少的錯誤。
關於生命的意義
三種可能的答案: 作者提出了關於生命意義的三種觀點,但核心思想都導向個人創造。
答案一(個人尋找): 意義因人而異,你必須自己找到答案,並且與你認定的問題持續奮戰。
答案二(一切終將消逝): 生命本身沒有終極意義或目的。從宇宙尺度來看,人類的存在微不足道,一切努力終將消逝。因此,你需要創造屬於自己的意義,決定自己的人生劇本。
不過我附帶一提,這其實就是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尚-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最著名的哲學思想,對於人類而言,存在主義認為人是先被拋擲到這個世界上(存在),之後才透過自己的選擇、行動和經歷,去定義自己是誰,以及自己生命的意義(本質)。
本質 (Essence)是一個事物的目的、功能或預先設定的定義。例如,烤麵包機的本質是烤麵包。存在 (Existence)是一個事物在世界上的實際存在。人不是為了某個預定的目的而被創造出來的,因此生命沒有「固有」或「內建」的意義。正因為沒有預定的本質或意義,人擁有絕對的自由去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去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答案三(宇宙熱寂論): 一個科學上的理論推測,生物(如人類和文明)都在小範圍逆轉熵(增加秩序),但整體而言卻是加速宇宙走向熱寂(極度混亂失序、萬物合一)的過程。
依循核心價值觀而活
人生的所有收益都來自於複利,無論是金錢、健康還是關係,因此必須有長期主義的價值觀。他個人奉行的核心價值觀包括忠於自己與絕對誠實,如果「想的」和「說的」不一致,心智就會多線進行,無法專注活在當下。如果無法在某人面前完全誠實,就會選擇不與之為伍。
專注與想一輩子往來的人、事、物,並將時間心力放在有長期回饋的人事物上。不與眼光短淺的人為伍。只相信對等關係,不相信階層關係,不希望高人一等,也不想矮人一截。憤怒是暴力的前兆,會使人陷入混亂。憤怒猶如手握紅炭,只會傷害自己。將憤怒的人直接從生活中剔除。
有了家庭和小孩,能使一個人的內在價值觀變得不再那麼自我中心。
理性佛教的人生哲學
將自己的人生哲學稱為理性佛教,主張將佛教的內在修練與科學特別是演化論結合,並只保留可以親身實證或用科學推論的部分,凡事存疑,親身檢驗,排除任何無法親身印證或確認的論點例如前世、脈輪,只保留有助於使人更快樂、更富足、更活在當下的有用知識。
以演化論作為解釋人類行為的一致原則,人演化成存活和複製的機器,並結合佛學在探討人類內在方面的精華。智慧是理解自身行動所產生的長遠後果的能力,能用來解決外在問題的智慧就是判斷力。
唯一真實存在的,就是你剛好置身的此時此地。過去只是腦中想像出來的記憶片段,你每一刻都在死去並重生,要珍惜當下。
推薦書籍
這本書最有趣的是還推薦一長串他喜歡的書。| 書名(繁體中文譯名) | 書名(英文原文) | 作者 | 備註重點 |
| 《無限的開始》 | The Beginning of Infinity | David Deutsch | |
| 《人類大歷史》 |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 Yuval Noah Harari | |
| 《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 | The Rational Optimist | Matt Ridley | |
| 《23對染色體》 | The Autobiography of Species in 23 Chapters | Matt Ridley | |
| 《紅色皇后》 | The Red Queen: Sex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ature | Matt Ridley | |
| 《德性起源》 | Human Instinct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 Matt Ridley | |
| 《無所不在的演化》 | The Evolution of Everything | Matt Ridley | |
| 《不對稱陷阱》 | Skin in the Game | Nassim Taleb | |
| 《黑天鵝語錄》 | The Bed of Procrustes | Nassim Taleb | |
| 《黑天鵝效應》 | The Black Swan | Nassim Taleb | |
| 《反脆弱》 | Antifragile: 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order | Nassim Taleb | |
| 《隨機騙局》 | Fooled by Randomness | Nassim Taleb | |
| 《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 | Six Easy Pieces | Richard Feynman | |
| 《費曼的6堂Easy相對論》 | Six Not-So-Easy Pieces | Richard Feynman | |
| 《費曼手札》 | Perfectly Reasonable Deviations from the Beaten Track | Richard Feynman | |
| 《天才》 | Genius: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Richard Feynman | James Gleick | |
| 《解事者》 | Thing Explainer | Randall Munroe | |
| 《思考物理學:理解實際的現實》 | Thinking Physics: Understandable Practical Reality | Lewis Carroll Epstein | |
| 《思考物理學》 | Thinking Physics | Lewis Carroll Epstein | |
| 《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 | The Lessons of History | Will & Ariel Durant | |
| 《獨立自主的個體》 | The Sovereign Individual | James D. Davidson & Lord W. Rees-Mogg | |
|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 Poor Charlies Almanack | Peter Kaufman (編著) | |
| 《事實並非表面所見》 | 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 | Carlo Rovelli | 2017年最佳讀物,結合物理、詩、哲學、歷史。 |
| 《七堂簡單物理課》 | Seven Brief Lessons on Physics | Carlo Rovelli | |
| 《百分百策略家》 | The Compleat Strategyst | J.D. Williams | 賽局理論入門書。 |
| 《合作的競化》 |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 Robert Axelrod | 賽局理論相關。 |
哲學與心靈類
| 書名(繁體中文譯名) | 書名(英文原文) | 作者 | 備註重點 |
| 《開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 | Theory of Everything | Jed McKenna | 揭露赤裸裸的真相。 |
| 《靈性開悟三部曲》 | Dreamstate Trilogy | Jed McKenna | |
| 《傑德.麥肯納的筆記本》 | Jed McKenna’s Notebook | Jed McKenna | |
| 《Jed Talks》 | Jed Talks | Jed McKenna | |
| 《大師的祕密耳語》 | A Masters Secret Whispers | Kapil Gupta | 個人顧問的著作。 |
| 《直視真理》 | Direct Truth | Kapil Gupta | |
| 《Atmamun》 | Atmamun: The Path to achieving the bliss... | Kapil Gupta | |
| 《生命之書》 | The Book of Life | J. Krishnamurti | 對作者影響深遠的印度哲學家代表作。 |
| 《全然的自由》 | Total Freedom | J. Krishnamurti | 適合進階者重讀的「心靈書」。 |
| 《流浪者之歌》 | Siddhartha | Hermann Hesse | 精采入門書,最常買來送人的經典。 |
| 《奧祕之書》 | The Book of Secrets | Osho (Rajneesh) | 包含112種冥想法。 |
| 《偉大的挑戰》 | The Great Challenge | Osho (Rajneesh) | |
| 《愛之道》 | The Way to Love | Anthony de Mello | |
| 《覺醒的你》 | The Untethered Soul | Michael Singer | |
| 《沉思錄》 | Meditations | Marcus Aurelius | 讀完後生命從此改觀的斯多葛哲學經典。 |
| 《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 | Love Yourself Like Your Life Depends on It | Kamal Ravikant | 納瓦爾弟弟的書,非常簡明扼要。 |
| 《塞內卡之道》 | The Tao of Seneca | Seneca | 最常聽的有聲書,最重要的一本。 |
| 《改變你的心智》 |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 Michael Pollan | 探討迷幻藥,但推薦每個人都該讀。 |
| 《醒思錄》 | Striking Thoughts: Bruce Lee’s Wisdom... | Bruce Lee | 李小龍的哲學文章精選。 |
| 《先知》 | The Prophet | Kahlil Gibran | 充滿詩意、無宗教派別的現代宗教巨作。 |
| 書名(繁體中文譯名) | 書名(英文原文) | 作者 | 備註重點 |
| 《虛構集》 | Ficciones | Jorge Luis Borges | 融合科幻小說和哲學思考。 |
| 《妳一生的預言》 | Stories of Your Life | Ted Chiang (姜峯楠) | 最喜歡的故事〈了解〉收錄於此。 |
| 《呼吸》 | Exhalation: Stories | Ted Chiang (姜峯楠) | 對熱力學的思索。 |
| 《軟體物件生命週期》 | 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 Ted Chiang (姜峯楠) | 科幻神作。 |
| 《潰雪》 | Snow Crash | Neal Stephenson | 獨一無二,自成一格。 |
| 《鑽石時代》 | The Diamond Age | Neal Stephenson | |
| 〈最後的問題〉 | The Last Question | Isaac Asimov | 短篇小說,從小愛到大並常引用。 |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