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質財經】20241103(六)-盧秀燕槓上環境部,臺灣肺癌發生率全球15

作者:納蘭雪敏


全台縣市首長不分藍綠都不敢挑戰核能議題,只剩下企業界已經看到全球趨勢下臺灣產業有面臨邊緣化與未來屠殺半導體的歐盟碳稅大刀,紛紛積極呼籲使用核能。

我們之前寫過非常多核能的題目,都把美國與歐洲的全球趨勢講得非常清楚。

【冰質財經】20241029(二)-台積電說臺灣的工廠電價世界最貴,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支持使用核能

【冰質財經】20241020(日)-臺灣碳稅時代來臨每噸300元,不用核能就被世界淘汰

【冰質財經】202401009(三)-電力等同算力,美國稱霸世界資料中心

【冰質閱讀】20240908(日)-民主是最好的制度嗎?-核能政策不容民主政治

更不要提中國製造2025,美國議員寫的相關中國核能技術也是持續推進,並出口中國自主核能技術到其他國家。

【冰質財經】20241021(一)-中國製造2025,深證成分股看不到的中國製造

核能技術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從中國製造2025以後不斷加入國際全球核能技術的研發和標準制定,也把核電戰出口到巴基斯坦和阿根廷,也計畫賣到英國,第三代核電技術的應用上取得了顯著進展。華龍一號(HPR1000)已經成功出口到其他國家,中國核工業集團及中國廣核集團一起開發,而且還在研發第四代核技術,而且目前可能最快商轉的第四代快中子反應爐是俄羅斯設計的BN-1200反應爐,與傳統的熱中子反應堆不同,快中子反應爐使用未減速的快中子來維持鏈式反應,這種技術允許使用鈾和鈈的廢料來進行燃料循環,從而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並減少了核廢料。

環境部近期的台中電廠第二期新建燃氣機組計畫(中火二期) 環評案,第 23 次會議在2024年10月31日通過,台中市長盧秀燕提到:經濟部曾承諾中火增加1個燃氣機組、就拆除1座燃煤。

但這次二期計畫設置燃氣機組未拆除燃煤機組,副市長黃國榮提到論燃煤或燃氣,火力發電都是重大汙染,但台中市政府也絕口不敢提核能替代方案,環境部強調環評委員均認同拆除多少部燃煤機組並非重點,而是重點是能有效監督及管控緊急備用機組運作是否有違反空污法或環評承諾之情形,台電公司承諾緊急備用機組啟動條件僅於供電系統跳電、限電期間或為維持供電系統正常運轉,每部累積運轉時數不超過 720 小時,相較現況正常運轉,顯然已大幅減少燃煤量,可同時兼顧環保、經濟及國安。

並強調第二期第 1 部燃氣機組商轉前至機組全數商轉後次年起,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由每年 547 公噸、2,893 公噸、4,914 公噸降至 384 公噸、1,148 公噸、3,404 公噸,總空污排放量可由 8,354 公噸降至 4,936 公噸,減量達 41%,溫室氣體減量亦可達 33%,已具實質減量效果及具體期程,並非空頭支票

2026 年第 2 部燃氣機組啟動後將拆除 2 部燃煤機組,2031 年第 1 部燃氣啟用後,再拆除 2 部燃煤機組,之後每年陸續啟用 1 部燃氣機組,2 部燃煤機組轉為緊急備用 ,屆時空污可望減量 41%。

但無論台中市政府、台電、環境部、環評委員均不敢觸碰核能議題,日本甚至已經準備在2024年11月初重啟在2011年受損的核電廠,營運商東北(Tohoku)電力公司表示,日本北部海岸女川(Onagawa)核電廠2號反應爐已恢復運行,預計2024年11月初開始發電。

這座反應爐是女川核電廠三座反應器之一,位於福島第一核電廠以北100公里,2011年3月發生九級地震和海嘯後,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三座反應爐熔化,釋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質,女川核電廠遭受13公尺高的海嘯衝擊,但三座反應爐的關鍵冷卻系統仍能維持運轉,並實現安全關閉,日本54座商用核電廠是33座仍可使用的反應爐第13座恢復運轉的,日本政府希望在2050達成碳中和的世界趨勢,積極重啟核能發電。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義正(Yoshimasa Hayashi)星期二說,核能和再生能源是脫碳的重要能源,我們將最大限度地利用核能並確保安全,顯示日本追隨世界環保與碳中和的決心。

中國2019年以來已經開工35座核能電廠,有56座核電廠運行,但僅佔中國電力的5%,石島灣核電站2012年12月開工後,2021年12月首次併網發電,成為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能廠,目前預計2030年中國會超越美國與法國成為全球核能發電量最大的國家,北京目標從2035年要將核能從現在的5%翻倍到10%。

2023年底,COP28三倍核能高達22個國家將在2020年的基礎上將核能裝置容量增加兩倍,COP28的具體目標則是再生能源增加三倍,能源效率增加一倍,煤炭目前是全球能源的重要來源, 2022 年,它約佔全球能源消耗的 26%,目前臺灣落後於世界平均值趨勢,是污染能源龐大燃煤的落後經濟體,2022年燃煤發電高達42%,污染非常嚴重,臺灣肺癌死亡率是臺灣癌症死因之首,甚至佔據癌症的19.4%,甚至是全球肺癌發生率15名,患者半數都不抽煙,根據聯合報資料,肺癌等發生率最高的都發生在彰化以南。

台北醫學大學內科學系助理教授曾健華發表的論文在2019年發現,近年高屏地區肺癌患者每年增加率為北部的15倍以上,顯示工業高屏地區的成長速度比北部更為驚人最主要就是高雄擁有興達、大林的燃煤電廠,也有天然氣的電廠都是以火力發電使得彰化以南的肺癌發生率比起北部更高。


要拯救彰化以南與高屏地區的生命就必須逐漸淘汰燃煤、燃氣電廠,採用再生能源與核能雙軌並行的全球趨勢能源,2024年10月31日康芮颱風來襲時,火力發電占94%,能源署指出,其中燃氣發電就占52%,基載能源中燃煤、燃氣、核能是三大支柱,當颱風來臨時持續的火力發電仍然繼續製造空污與需要歐盟高額的碳稅,風電、太陽能、核能三種能源並存的型態,並以核能為基載的能源配比才是未來臺灣能源轉型之路。

美國目前的目標是把燃煤電廠就地改建成核能電廠,減少購買土地等問題,而且原來的燃煤電廠員工可以直接到核電廠上班,美國預計以太陽能、核能雙軌並行,颱風來臨後可以也可大量利用水力發電。

降低肺癌發生已經成為拯救生命的最重要的任務,而半衰期需要超過100萬年的半衰期,臺灣核能電廠的土地面積高達1100公頃,以過去使用幾十年只使用了7公頃,核能如何擴張5倍,可能也不到100公頃的面積,卻能降低肺癌發生率,臺灣的肺癌患者有60%診斷出來以後已經是4期,4期肺癌存活率五年存活率只有15%,每年約有1.6人診斷肺癌,臺灣更是亞洲肺癌發生率第二名,女性更是全球第8,火力發電是臺灣人生命的公敵,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一般胸腔科主任陳育民的數據,肺癌新確診人數在這10年來持續上升,且男性增加3成、女性更是增加近1倍。

而多數有效治療的藥物,健保都沒有給付或者有條件給付,免疫療法的依據亞東醫院的數據,每次要5-15萬元,雖然健保署於112年12月已將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合併化療納入小細胞肺癌治療的給付範圍內,但必須要沒有癌細胞轉移,是屬於有條件的給付,而且還要未曾接受化學治療,看得到未必吃得到。
亞東紀念醫院 : 亞東院訊

去年2023年8月醫界更是強烈呼籲比照更大先進國家免疫療法與化療納入健保。

臺灣洗腎率更是達到世界第一,12%民眾患有慢性腎病,洗腎最大的因素是「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造成腎臟不可逆的傷害,因為洗腎的健保負擔相當龐大,但情況略友好轉2020年首次逆轉發生率,40~64歲中年族群的洗腎發生率下降最多,但洗腎人口達到十萬大軍,2023年洗腎花掉健保447億元。

洗腎降低後才能讓出健保額度空間給更好的免疫療法等癌症療法,而癌症中將低肺癌才能再度讓出更多醫療費用給更多的癌症病患,拯救臺灣病患的未來與生病,就要靠核能與降低糖尿病。







張貼留言

0 留言